北京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WHO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显示,每年有1500 万名婴儿出生过早,每10名新生儿就有超过1例早产,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
随着全面二胎实施,高龄产妇增多,我国早产儿呈现着更加严峻的上升趋势。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医疗机构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和超早产儿的治疗预后差异很大。日前,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知名新生儿专家和近150位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医学同仁共聚北京和睦家医院。
北京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每年有 2000 多万新生儿,其中200多万属于早产,而且早产儿数量以每年20万的数量递增,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杨明介绍,对于早产儿的救治犹如闯关,尤其是一些超早产儿,有可能经历呼吸衰竭、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感染、持续胎儿循环、喂养不耐受等关口,“闯过了一关,或许还有更惊险的下一关,在作每一个临床决策前既要反复权衡利弊,又必须当机立断”。
同时,早产儿由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问题等诸多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生命力非常脆弱。一些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都有可能出现一些视力、听力、呼吸功能或者体格、智力方面的缺陷。专家介绍,及时有效的临床管理能够挽救四分之三以上的早产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