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家鑫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8/15 14:25:29
选择字号:
中科院22个研究所参与,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建起“生态草牧业试验区”
科学家为何来这种草?

 

7月底,正是呼伦贝尔最好的时节。广袤无垠的绿色草原与蓝天白云相映衬,令游客心旷神怡。

对驻扎在此的近200位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心态显然不像游客轻松。从2015年3月开始,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在呼伦贝尔垦区建设“生态草牧业试验区”,以期实现草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这个有着中科院22个研究所参与的大项目,其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改善呼伦贝尔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而是希望通过统筹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布局不合理、畜牧业发展水平低下等问题探索出路。

保生态:

依靠科技力量恢复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

草原持续为人们提供着享用不尽的肉制品和奶制品原料。然而,大草原的美好背后,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危机。

“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我国90%的天然草地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试验区“天然草恢复与合理利用板块”负责人潘庆民说,生产与生态功能配置失调、畜牧业产值与草地资源不匹配,是目前天然草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种草叫狼毒大戟。”在试验区,潘庆民指着一株颜色异常艳丽的草说,“这种看似漂亮的植物其实有毒,牛羊不吃,所以在退化草地它们才会多起来,这是草原退化的标志。” 潘庆民说,“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抑制此类植物的生长,恢复羊草等优质牧草的优势地位。”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方精云院士是“生态草牧业”概念的提出者,试验区也正是他牵头成立的。“农垦约66%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退化的状态。我们希望依靠科技力量, 恢复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光。”方精云说。

针对放牧场和打草场等不同的天然草场类型,科研人员制定了不同的改良方案。“主要方案可以概括为一休、二轮、三调、四补”,潘庆民介绍,“一休”指的是季节性休牧,“二轮”则是放牧场的牧刈轮替和打草场的分区轮刈,“三调”指的是植物生长调控、养分调控和土壤微生物调控,“四补”为补优质禾草、补豆科牧草、补特色植物、补充养分。

潘庆民算了笔账:“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每年每亩地只需投入4到5元钱,就能比改良前多产出牧草20到30千克,优质牧草比例提高了30%—80%。”

在示范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改良前后草场的变化。一边是未经改良的退化草地,“毒草”大量滋生,植被稀疏;另一边是经过修复的天然草地,羊草等优质牧草成片出现,茁壮而旺盛。

提效益:

利用集约化人工草地的高产量换取天然草地休养生息的时间

对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来说,如何平衡生产效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集团上下一直关心的问题。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董事长张福礼坦言,如果只是一味地奢谈生态保护,企业得不到发展甚至亏损,垦区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轮耕轮牧等保护措施很难持久推行。

因此,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的一项核心理念,就是提出在牧区利用面积不足10%的水热条件适宜的耕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使优质饲草产量提高10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从而让天然草地获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所具备的高度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等特点,让方精云的设想在这里有了迅速开展的空间与条件。目前,在谢尔塔拉农牧场、巴彦农场、欧肯河农场,共引进12个燕麦品种,示范种植1350亩。在谢尔塔拉农牧场,引进8个苜蓿品种,示范种植1100亩。

“生态草牧业试验区”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景海春介绍,呼伦贝尔地区一直缺乏适合本地高寒条件的优质饲草品种,科研团队创制并整合多项技术,从当地自然条件出发,打造适合本区的新型饲草料种植模式。

在试验区的燕麦人工草地,种植密度很高的燕麦已经发黄,即将进入收获的季节。景海春说,燕麦是非常重要的饲草料和粮食作物,经过筛选,他们挑选出适合垦区的甜燕麦、青海444、青引2号等高产燕麦品种,目前每亩可收获燕麦干草600—800千克,燕麦籽粒200—250千克,每亩产值高达800元。

方精云说,发达国家的集约化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0%—40%,而我国不足5%。要解决我国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必须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建设集约化人工草地,增加饲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促转型:

2018年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示范样板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这个以“草”为中心的项目,除了中科院植物所这个主要牵头单位,还有多达22个中科院研究所参与其中,研究领域包括了微生物学、动物学、遥感、营养学等方面。

景海春说:“生态问题绝不仅仅是靠科学种草放牧就能解决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自然特点和草牧业生产现状,我们制定了相应计划,对试验区进行全产业链的开发和部署,这就需要不同的研究所给予技术支持。”

中科院各研究所多年的科研积累正在这片大地上结出硕果。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无人机投放赤眼蜂,不打农药就能消灭当地多种害虫;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为农垦集团研制了一套农牧业生产指挥决策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检测等手段,检测土地肥力、污染等情况;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帮助农垦集团建立健全了高标准的企业内部质量监督体系。

方精云希望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2018年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示范样板,从根本上转变草原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式,使试验区内草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得以强化,企业效益显著增加,职工和牧民收入在现有基础上显著提高;使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改良,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以有效提升。

常在草原工作的科研人员都有着和牧民一样黝黑的皮肤,看着旺盛的牧草,也常不自觉地露出骄傲的笑容。如今,有个网络热词叫“种草”,指的是自己迷恋上一种事物或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事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也有这么一群“种草人”。他们在这里种下草,长出的是草原的美丽、牧民的希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