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合忠在棉花田。
■本报记者 唐凤 仇梦斐 通讯员 张斌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有一位终日与棉花为伍的科学家,从黄河流域到西北内陆,从鲁西南到鲁(西)北,在一望无际的棉田中到处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就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一位获得国家和省部科技成果奖励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就有4项的棉花专家。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见到了他。
守望棉田20多年的董合忠,想法很简单:为中国的棉花事业多作些贡献。“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应多出新技术、新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给国家决策部门多提一些好建议。”
快乐地种棉花
我国著名棉花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曾提出让棉农“快乐植棉”,而这也是董合忠的愿望之一。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种棉却是个“苦差事”。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快速提高,传统精耕细作的植棉方式已不适应生产需求,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棉花生产的轻便简捷、节本增效、快乐植棉,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有相应的科技支撑。
为了突围困境,董合忠长期奋战在棉花栽培和育种第一线,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棉花科研工作上。功夫不负苦心人,他所领导的创新团队研究建立的“棉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为快乐植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棉花种植是以户为单位分散经营,西方的大规模机械化、智能化作业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只能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路子。根据现实条件和生产需要,董合忠团队重点加强了精量播种、简化整枝、一次施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于2010年前后首先在种植和管理环节取得突破,研究建立了以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合理密植和与化学调控相结合实现简化整枝,控释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实现一次施肥等为关键措施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在保证棉花单产不减甚至略有提高的前提下,用工减少40%以上。
以播种为例,过去,棉花都是大量播种或足量播种,一亩地需要8~10斤种子。1斤种子约有5000粒,5万粒种子的出苗按70%来算的话就有3万多棵苗,但地里只需要3000~4000棵苗,因此需要不断进行疏苗、间苗和定苗等工作,费工费时,还浪费种子。而采取精量播种后,仅需要2~3斤种子,只要放苗时略微调剂,就可以减免疏苗、间苗和定苗等环节,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也节约了用种量。
“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实用技术,为了便于农民接受,我们进行了科学‘包装’和‘通俗化’处理,使之成为一种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傻瓜’技术。我们在传授技术时,告诉老百姓一个大概的道理和一个大致的范围就可以了,他们在这个范围里面进行种植操作即可。就是让老百姓能明白、易掌握。”董合忠介绍说。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简植棉、快乐植棉,必须实行全程机械化植棉。因此,近期董合忠主要致力于研究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植棉国家的全程机械化植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国西北内陆棉区(新疆)也有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生产与生态条件、种植方式存在差异,山东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和新疆现有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此,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开展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重点加强了机采棉品种选育、合理密植、化学调控、脱叶催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我们建立了基于精量播种与集中成铃为核心内容的机采棉农艺技术,以机械采收代替人工采收,基本实现了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了农机与农艺有机融合,将植棉用工由过去的25个左右降为6个左右。”
为了推广新技术,董合忠常常需要下基层。每年要组织20多场各类技术培训班,很多都是在田间地头,甚至是在晚上。“晚上就在村支书家的院子里,支个屏幕,就像以前放电影一样,能召集起四五十人来,我讲1个小时,留出1个小时接受提问,效果很好。”
“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有些也是我没有接触过的,而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课题。”董合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一个项目是“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项目的提出正是源于农民的提问,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则是来自田间地头。
从田间来 到田里去
在滨海地区盐碱地里种植棉花面临成苗难、熟相差、肥效低、用工多等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董合忠和同事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不俗成绩。
“盐碱地种棉花,就是把棉花种在沟里面,实际上这个技术的来源并不是我发明的,而是老百姓发明的。”董合忠坦言。
15年前,董合忠到东营的盐碱地视察棉花生长情况,发现盐碱地上的棉花出苗不齐。“多数盐碱地棉田不平整,导致盐分分布不均匀,到处是盐斑,只要遇到盐斑,棉花就死了,导致盐碱地棉田面缺苗断垄情况十分严重。农民对此十分苦恼,每次讲课都有农民提这个问题,并期盼得到解决。”董合忠回忆道。
但是他偶然间发现,老百姓随意将种子撒在了田地旁边的浇水沟里,结果沟里的棉花却苗齐苗全苗壮。董合忠立刻从浇水沟和田垄中取了土样,分析发现沟中央区域含盐量最低,垄上最高的地方含盐量最高,盐分浓度从垄到沟、自上到下依次降低。董合忠发现,奥秘就在盐随水的移动。“盐在地里是溶解到土壤水中的,盐随水运动,越高的地方水蒸发量越大,水分蒸发后,盐就留在土壤中了,导致盐往高处爬的现象。”
董合忠团队还发明了嫁接分根方法,在室内准确模拟了根区盐分的差异分布,并从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同层次揭示了盐分差异分布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用于大田诱导根区盐分差异分布、促进棉花成苗的沟畦覆膜种植技术,并研制出配套机械,滨海盐碱地棉花生理生态和栽培技术应运而生。董合忠团队提出根区盐分差异分布促进棉花成苗的理论,创立了沟畦覆膜种植、预覆膜栽培、短季棉晚春播、定位滴灌等诱导根区盐分差异分布、实现保苗增产的新技术,在含盐量0.7%以下的盐碱地实现一播全苗。
之后,董合忠在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时,很多院士专家跟他开玩笑:“我们长期在搞抗盐材料、耐盐品种,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还不如你搞的一个栽培技术,一下子就这么有效。”2000年以来,山东棉花种植区大转移,从鲁西南、鲁西转移到鲁北的盐碱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找到了这个盐碱地植棉新方法。
另外,该团队还在国内外较早开展转Bt棉栽培研究,将熟相概念引入棉花作物,揭示了Bt 棉异常熟相的形成机制、Bt杂交棉单株产量优势的机制及叶枝利用原理与途径,并率先建立了Bt常规棉防早衰栽培技术和Bt杂交棉“精稀简”栽培技术。相关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董合忠主持育成两个适宜轻简化栽培的Bt棉新品种K638和K836,成为山东省主导品种并推广;参加完成“高产稳产广适高效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选育与产业化开发”,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完成“高产稳产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与应用”,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关注农业大趋势
董合忠带领棉花耕作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阡陌之间。这支队伍发展到现在已有核心成员12人,5名研究员牵头负责,6名博士为骨干,在棉花耕作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2015年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提到这支令他骄傲的队伍,董合忠坦言:“组建一个团队不容易。”但他有两个法宝:利益和资源的分配要均衡;人尽其才,因材施用。另外,他还手把手教年轻人。“传承对一个团队而言十分重要。现在我已经50岁了,七八年前我就开始注意培养年轻人,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再过几年我退居二线的时候,这些年轻人从职称、年龄、实践经验和能力上完全可以接班。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这个棉花栽培团队在全国同行中也是顶尖的。”董合忠非常自豪地说。
春暖花开,董合忠在为到田间考察做准备。除了关注棉田外,他还将目光转向了更远的地方。“中国农业遇到了困难,不只是棉花,所有的产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历来的精工细作、分散模式导致农作物生产成本太高,国际竞争力太低。”另外,农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撂荒等现象也让董合忠忧心忡忡。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始终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继续支持棉花产业的发展。“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农业,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错,但支持的方法、方式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当然,科研出身的董合忠最终还是将落脚点立在科研上。“我还是想着怎么从科技的角度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竞争力。现阶段应该继续发展棉花的轻简化生产技术和相应的物质装备,包括品种、新型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机械等,为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简植棉、快乐植棉打好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6-05-17 第7版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