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5月8日上海讯(记者黄辛通讯员万姗姗)5月7日,“以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等专家学者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围绕“制度创新”、“教育效率”、“高考改革”等议题共同探讨教育公平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专家学者在以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推进中国教育公平提供智力和思想支持。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李剑阁表示,教育公平问题第一责任在政府,但不能让政府负无限的责任。“如果把责任压到政府身上,无限增加财政资金支出,就会增加财政税收,形成社会负担。”
朱永新则认为,教育公平的问题涉及到教育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一般称之为显性的教育公平和隐性的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外部的显性的教育公平问题,而对于学校教育内部的隐性的教育公平问题关注度是不够的。他表示,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和选择而言,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提高教育效率的目的绝不是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易中天说,“快”并不是好事,除非你是小李飞刀。提高教育效率不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为了我们下一代健康愉快的成长,成为真实、善良、健康的人。提高教育效率是为了节约教育成本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本着这样一个目的考虑教育效率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有效率。 就当前中国教育效率太低的问题,易中天表示,可以从改学制、改课程、改思路三点出发进行改革。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演讲中表示,教育如果太追求效率杀伤的直接是学生,无助于培养人才。他认为,高端人才其实主要不是靠培养,而是靠选拔。当然选拔的面积要广人要多,同时选拔过程不要被污染。当下高等教育人才筛选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十三亿人口大国,培养筛选的对象和人口数量不匹配,还有一个是高度污染。要想克服筛选过程当中的污染问题,扩大筛选面积,主要的方式是在教学质量上趋近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