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21 8:39:50
选择字号:
时评:命案背后的能动性缺失

 

■陈彬

近期,一位年轻学子的意外殒命再次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特长生滕刚(化名)在将舍友芦海清杀害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命运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玩笑曾流行于网络。但现在看来,这句玩笑似乎变得有些沉重了。作为一个容纳了数千万学生的场所,我们当然不能奢望高校校园中永远太平无事,但如何尽量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却是每个教育从业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媒体对此次凶杀案经过的报道中,有两个细节是很值得注意的。首先是据犯罪嫌疑人滕刚的母亲说,滕刚在中学期间患精神抑郁病,还休过学,但因为怕别人知道,他们没有告诉学校;其次是滕刚曾找到一位学姐,告诉她自己不想活了,想自杀。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家长的刻意隐瞒,学校就对滕刚的病史一无所知。即使学生透露出了厌世情绪,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两者背后都反映出一个事实:在我国的很多高校,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监控与辅导还停留在被动应对的层面——有人反映问题就解决,没人反映问题便“万事大吉”。

这样说对高校似乎并不公平,毕竟如今每所高校的在校生都有数万人,想在这中间“主动出击”,寻找为数不多的心理问题学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困难并不意味着做不到。据笔者所知,就有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细化到班级层面的学生心理辅导体系,这样的体系建立当然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如果大量投入可以挽回一个年轻学子的生命,是否值得呢?

在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时间其实并不长,但随着近些年几起恶性事件的发生,各校对此的重视程度却在快速提升。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却是另一回事,而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则是在“做”的层面之上的另一种提升。希望在未来,至少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我们的高校能够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如此,类似的校园悲剧也就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中国科学报》 (2016-04-21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