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映红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6/4/19 14:09:55
选择字号:
川师命案:可通过心理干预防范吗

 

像断头命案这样极端的作案行为,往往交织了错综复杂的太多因素,凶嫌的人格特质是其中一个因素,其他还包括情境、与受害人的冲突互动以及其他的社会刺激因素。

近日,川师大断头命案被受害人家属披露,并随即引爆舆论。根据媒体报道,凶嫌滕某将受害人约到无人的宿舍学习室,用事先买好的不锈钢菜刀将受害人剁了50多刀杀害。

从心理医学角度,如此冷血、残酷的剁杀方式往往反映了行为人的心理变态。命案曝光后,凶嫌家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辩称凶嫌曾罹患有精神抑郁疾病。同时,办案警方也对凶嫌提请了司法精神鉴定。目前,凶嫌是否有心理问题,还尚未有权威部门的定论。

不过,川师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在每年新生入学后都会组织对全体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在心理普查中,特别用到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甄别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那么,如果在之前的心理普查中发现了凶嫌明显且严重的心理问题,能否通过事先的心理干预来防范类似命案这样的结果吗?

笔者看来,要对某一名反映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高校还是有些力所难逮。

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普查的目的是要筛查出最常见和可以预见最糟糕后果的学生来。相对于严重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基本上不算什么最糟糕的心理问题。严重抑郁症可能促使罹患者自杀;精神分裂症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可以预见的糟糕后果。而人格障碍充其量就是性格显得非常态一些,他们能正常生活、学习。所以,即使要筛查出需要重点关注和干预的学生,也优先会关注那些严重抑郁、焦虑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征兆的学生。

此外,即便对凶嫌给予了关注和针对性的干预,也难以完全避免和防范暴力犯罪的行为后果。像断头命案这样极端的作案行为,往往交织了错综复杂的太多因素,凶嫌的人格特质是其中一个因素,其他还包括情境、与受害人的冲突互动以及其他的社会刺激因素。任何心理干预都不可能像对待汉尼拨那样,用约束衣来限制他的行为,因此类似的小概率极端行为具有防无可防的特点。

因此,通过心理普查的筛查甄别,以及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极端行为的发生,但这种防范效率到底有多高目前尚不清楚,总体上并不乐观。但我想表达的并不是我们做什么都没有用,然后把悲剧的发生统统推给命运的无常。我们可以加强生命教育,可以尽最大努力争取堵塞绝大多数的制度漏洞,减少悲剧的发生。但我们也都很明白,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无法彻底和这类悲剧告别。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