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3 10:15:09
选择字号:
北师大资深教授黄会林:做好课堂内外的艺术教育

■本报记者 韩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的核心就在于两个字:塑造。只要教育者用心,就可以塑造良好的品德与心灵,学生是能够明白和接受好的教育的。

一进入春天,北京即将迎来两项重要的文艺活动,一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再就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两者都是影迷的节日,而后者则更与大学生们息息相关。

而到了夏天,则会有一批来自海外的大学生来到中国。他们深入到一座座城市,用他们的眼睛亲自看一看中国,用他们手中的镜头亲自记录中国。

无论是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举办了5届影响很大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这两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都与一个人息息相关,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

虽然已年过八旬,平时戏称自己也算是“80后”的黄会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依然神采奕奕,对过去几十年里许多事件的相关人物、时间、地点都记得十分准确,记者分享了她对于如何做好艺术教育的亲身经历以及真切思考。

艺术教育必不可少

《中国科学报》:就您的体验而言,大学生艺术教育目前在国内高校开展得如何?

黄会林:结合个人体验来说,在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之前,上世纪80年代,我从事戏剧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时,就在老伴、作家绍武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当时起“北国剧社”这个名字,含有“仰慕田汉老,追踪南国社”的意思。南国社是上世纪30年代田汉先生在上海创办的剧社,是五四运动以来推动新剧影响力最大的社团之一。而当时,北国剧社也成为了新时期我国第一个高校学生戏剧社。

要知道,北国剧社的学生们基本上没有任何话剧和表演的经验,但剧社最终打造出来的演出,却有着令人赞叹的专业水准。许多剧社成员都向我表示,虽然并不是每个人以后都会继续在戏剧的道路上前进,但大学里在剧社的这段经历,却对他们每个人都影响深远。

除了剧社成员外,北国剧社本身对于师大的校园文化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在学校剧社看的演出,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的第一次话剧体验。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课堂之外的艺术教育。

我一直认为,大学生“德智体美”,“美”即艺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缺失与否的差别尤其大。因此,作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我多年来一直反复呼吁,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的教育方针“美”字是不可或缺的。

至于课堂方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二十余年前就组织师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艺术教育选修课。艺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那么,艺术教育的师资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无论选修的学生有怎样多元的艺术爱好,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等,学校都应当保证其有接受艺术教育的平台与机会。

属于大学生的电影节

《中国科学报》:当年您和同事们是怎么想到创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

黄会林:这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学科的建设密切相关。1992年,学校根据艺术教育的发展态势,决定扩大艺术教育的内容,把影视教育纳入新的“艺术系”。

接受任务后,我们便着手工作。当时,如何组建好学科、树立起特色和品牌,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办三年,我们迈出了“三大步”,其中的第一步,就是第二年春天,我们成功创办了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当然筹备过程很艰难,遇到很多问题,但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做出一个真正属于大学生的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打造“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的特色。大学生是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属于春天,大学生电影节当然也应该在春天举办。

《中国科学报》:如今,您如何评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影响?

黄会林:应该说,在师大校内,许多学生都享受到了大学生电影节所带来的“福利”。这既包括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展映电影票价,还包括无法量化计算的艺术熏陶,更不用说那些亲自参与到大影节辛苦繁忙的筹备工作中的学生们,他们得到的锻炼更多。

值得高兴的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影响不仅仅在大学校园,受众也已经超越了北京大学生这个范围,大影节甚至在海外设立了分会场,多年来,受到电影界专业人士的认可与重视。大学生电影节的活动在无形中给大学生们以陶冶,而大学生的欣赏水平会反过来影响着电影业界,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在我看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的核心就在于两个字:塑造。只要教育者用心,就可以塑造良好的品德与心灵,学生是能够明白和接受好的教育的。而艺术教育对于提升人才整体的人文素质来说,必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信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重要演讲,赞扬了新加坡青年通过中国元素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

演讲中提及的几名新加坡“90后”大学生来到中国西北的活动,正是2015年度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虽然这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来说只是普通的艺术创作活动,却因为跨越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了备受肯定的文化交流,影响很大。作为项目主要发起人,黄会林被评为2015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

《中国科学报》:您能介绍一下“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这一项目的缘起吗?

黄会林:这一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的成立,则与我提出的“第三极文化”理论相关,希望从重塑中国文化自信到“会通以求超胜”。事实上,在学术方面,我一直倡导中国影视理论研究必须建构中国的、民族化的影视美学,我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艺术学科建设,都应当体现这种特色与自信心。因此,我们欢迎其他国家的青年来到中国,亲眼看一看真实的中国,感受中国文化。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对于参加活动的外国青年来说,只有亲身体验真实的中国,才知道原来北京的机场可以比发达国家的机场设施还要现代化,才知道真实的中国原来并不是电影《红高粱》里的场景。

《中国科学报》:给予这些外国青年具体的支持和要求分别有哪些?

黄会林:事实上,我们对他们拍摄的内容不作任何限定。只要求他们用两周的时间,进行考察和拍摄,争分夺秒地投入创作。与此同时,无论他们是在北京,还是天津、苏州或者西北等地,我们都组织了合作高校,由当地的大学生担任向导、制片,为拍摄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当然,我们也看到,这个项目做得很成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传播效果。通过项目来“看中国”的外国青年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在计划结束后,他们与一同工作的中国大学生难分难舍,结下了难忘的友谊。

《中国科学报》 (2016-03-03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自然》(202412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