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讲解员在讲解“大圣归来”。
②工作中的电网巡检机器人。
③科研人员在监测卫星状态。
④春节期间仍在从事研究的郭万林团队。
西安 看护“二宝”无微不至
除夕夜,西安。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副总指挥沈苑的手机上,不停地收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新年祝福。这是她第一次没能回家过年。
为呵护诞生不久的“二宝”——刚入轨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第五颗星,中科院北斗卫星研制团队的一支“小分队”选择留在科研第一线,实时监测卫星的姿态、轨道、温度等运行状况。
“二宝”是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研制的第二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除夕前一周的2月1日,“二宝”被成功送入太空。
和沈苑一样,整个除夕夜,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卫星总师林宝军的手机也响个不停,满满当当地收获了将近两千条信息,其中不少都是给“二宝”的祝福。
为及时获得卫星遥测数据,林宝军、沈苑和负责姿态轨道控制的卫星副总师熊淑杰、热控主任设计师李锴、测控主任设计师古启军、能源主管设计师张强一行6人,在卫星发射之际就奔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时刻监测卫星状态。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北斗卫星总指挥相里斌在卫星发射时曾感慨:“航天是考验人性的事业,考验你的意志是否坚定,考验你的胸怀是否宽广,考验你是否真实坦荡,考验你是否有责任担当。”在北斗团队里,科研人员的坚定和担当得到了最直接的考验。
从2011年10月卫星工程启动实施到最终发射成功,卫星团队的成员没有在家过过一个完整的年。“每年大家都是初一或初二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林宝军说。
今年,为让连轴转了4年的小伙伴们能在春节多陪陪家人,林宝军决定由他带领“小分队”留在西安值守。
“现在,卫星的状态非常好,我们是有信心的,但毕竟这颗卫星刚刚打上去,还是个小孩儿,没有独立地在外面闯过,看着点,才能更放心。”林宝军笑着说。
他告诉记者,目前,“二宝”正在宇宙中“飘”。“卫星发上去后,我们需要将卫星调整到与其他四颗星相对固定的位置,以便五颗星能联合起来进行星间链路的测试。”林宝军说。
南京 宽体客机研究深入
春节前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放松休息,而是开展了国产大型宽体客机C929的三维损伤容限设计预先研究。
据了解,歼十战机就采用了郭万林团队研发的三维损伤容限设计,使机体结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核心理论被称作“郭氏理论”。C919客机也部分使用了其团队的三维损伤容限分析。
事实上,这只是郭万林团队春节期间开展的其中一项工作。其间,他们还继续在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方面开展研究,探索该类材料在晶体管、光电探测器、光电传感器以及催化制氢等方面的应用。
武汉 生物城中别样“热闹”
春节期间,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武栋成和他的团队仍像往常一样,早上7点半准时进入实验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每天,他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在两小时内将经过14天培育的抗癌细胞收集完毕,运输至医院。武栋成介绍说,实验室每天还会接收至少20个癌症患者的细胞样本,提取其中的抗癌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再回溯到病人体内,以此提高病人自身的抗癌能力。
2009年,武栋成将这项在国外研究了11年之久的抗肿瘤免疫细胞技术带回国,并在2012年进驻武汉光谷生物城,不断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科技研发。
同样是在生物城园区内,素有“稻米造血之父”之称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代常,正和团队成员在对转基因水稻的生长进行实时监控。
这些水稻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人血清白蛋白,有望在科研和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团队成员不间断地照看水稻,逢节假日便轮班值守,负责打药、灌水、看护等任务。
北京 博物馆里讲解“大圣”
2月11日,大年初四,北京飘起了濛濛细雨。假期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照例人头攒动。
4D剧场内,志愿者老师精心准备的科普剧《鱼类运动会》精彩亮相。小小的舞台上,鱼类运动会现场热闹非凡。漂亮的“小黄花鱼”、端庄的“大黄花鱼”,帮助孩子们认识了真正的鱼类以及哺乳类、软体类、两栖爬行类等不同水族动物种类的区别和特点。
2月12日,讲解员还专门编排了主题讲解——大圣归来。“大圣是猴吗?上树吗?吃桃儿吗?人是猴儿变来的吗?……”主题讲解为观众一一揭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河北 小机器人巡检电网
在国网河北检修公司500千伏石北变电站,伴着浓浓的年味,“他”在晨曦中开始一天的工作。不过,这个“他”并非如你我这般的血肉之躯,而是一台通体白色、身高1米有余的小机器人。
春节期间,这台小小的机器人每天“走”出充电室,沿轨道缓缓滑行至设备区开始工作。据介绍,机器人承担了该站点2511个巡视监测点、1619个红外监测点、498块仪表的自动读取,以及394台设备外观的检测工作。
在巡检工作中,机器人利用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机等传感器,将巡检数据传送回监测点,并自动生成报表、曲线、告警提示等全方位巡检报告。
不过,为保障春节期间的电网安全,电站工作人员还是全员到岗,并在机器人巡检后,进行二次巡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机器人的辅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往我们完成全站设备的巡视和红外测温工作,至少需要两三天,而这些机器人用20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
湖南 科技助力“竹都”发展
沿京珠高速向南行进,离开京城,穿过河北、河南、湖北三省后,视线里会出现一个葱绿色的竹子状大型圆柱,上面写着金黄色的“竹都”二字。这里就是湘北第一镇——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
这里拥有几十家现代化生产、加工、销售竹器的家族企业。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堆放着竹子或竹片等原材料。镇政府申请到国家科技基金,正在新建一座占地1000公顷的“湘北竹器科技城”。
在当地最大的晨星竹业公司,除了管理人员,生产线上已基本不用工人。高压蒸汽处理后的材料适用于任何地区,不会生虫,也不会开裂,产品在北方备受欢迎。出口产品也已有样品参加展会。
铁路 信息科技方便旅客
春运期间,旅客黄女士将一个“小盒子”遗落在了G326次列车上。通过山东德州东站官方微信,黄女士找到车站值班人员,在客运室的协调下与G326次车长取得联系,最终成功找到遗落在列车座椅下方的物品。
放眼全国,广州南站推出的“智能机器人引导服务”,不仅能实时提供列车班次动态、车站指引等信息,还能与旅客愉快地“玩耍”;济南火车站在站内设置了“一键求助”装置,用科技助力春运;各种车站资讯手机应用软件(App)更是可提供诸如语音对话、车站导航等服务,切实方便了旅客。
公路 电动汽车服务远行
2月8日,大年初一,在西安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的杨浩就带着一家老小出门旅游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杨浩一家出行时坐上了新买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早上8点,杨浩根据之前查好的攻略,开着充满电的新能源车出发了。此时,仪表盘上显示,续航里程是490多公里。
这天中午,经过200多公里的路程,穿越秦岭隧道,他们到达了此行的第一站汉中市。杨浩一家在汉中市内一家设有超级充电站的酒店里午休,也为汽车充足了电。杨浩表示,虽然已经充满了电,但最担心的还是充电问题。
向下一站广元行驶的途中,杨浩担心的问题发生了。受交通事故影响,高速路开始堵车,导致续航里程快速降低。所幸,他们还是在电池耗完前赶到了位于广元的充电站。
第二天下午,杨浩一家抵达成都市,正式开始了春节旅行。
“研究表明机动车给雾霾作了很大‘贡献’,减轻雾霾必须从每个人做起。”杨浩坦承,“希望以后充电更方便一些,也希望国产的新能源汽车能越做越好。”
(本报记者倪思洁、崔雪芹、王超、甘晓、王佳雯、王静报道)
《中国科学报》 (2016-02-1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