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11 10:32:22
选择字号: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汤继华:只为玉米收满仓

 汤继华

■史俊庭

如果不是出差,你只能在两个地方找到他,一个是实验室,一个是试验田。他叫汤继华,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原学者。

在汤继华的心中,装的满满的都是玉米,他“琢磨”玉米已经到了几近疯狂的状态。

攻克育种难题天道酬勤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上大学到读硕士、博士再到工作,从懵懂少年到师从著名玉米育种家陈伟程教授、郑用琏教授、戴景瑞院士与李建生教授,再到成长为国内玉米育种研究的佼佼者,汤继华的人生轨迹与玉米息息相关,玉米就是他的世界,他的世界也只有玉米。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天然杂交率在90%以上,因此配制杂交种子时需要去雄。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5.4亿亩,每年用种量约为10亿公斤,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人工去雄方式导致玉米制种成本高,每年仅人工去雄制种成本就达到6.25亿元,不仅增加了制种成本,更严重制约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

因此,开展玉米雄性不育利用研究,培育出天然去雄的玉米新品种是每一个玉米研究者的梦想,汤继华也不例外。

做梦容易圆梦难。在玉米C型胞质不育化制种研究中,遗传机理不明确导致恢复系选育难度大、杂交种恢复性差是阻碍不育化制种技术的关键。鉴于此,汤继华和他的课题组成员相继克隆了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候选基因,开发了恢复基因内的功能标记,建立了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技术体系,明确了恢复性选育困难的遗传学机理,提出了恢复系选育策略,并在我国多个主推品种的玉米杂交制种上得到应用,每亩节约制种成本250元以上,提升了我国种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说“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是汤继华的第一研究方向,那么“玉米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更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

众所周知,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籽粒产量、增加抗性、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复杂,研究难度大,导致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选育困难。

紧紧瞄准这一难题,汤继华一如既往地忘我工作。他已经记不起多少次在玉米地里挥汗如雨、记不起多少次研究资料熬得眼睛红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领团队优化了杂种优势研究材料平台,将杂种优势复杂性状剖分为单个性状的单基因,鉴定出控制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特异染色体片段,定位了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位,为强优势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献身玉米育种废寝忘食

在学生吴向远的眼里,汤继华是最勤奋、也最能吃苦的。“实验室里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永远都是汤老师,也不知道他怎么有那么大精力。”

吴向远说,她跟着汤继华一起在长葛的试验田为玉米授粉,虽然七八月份酷暑难耐,但是在玉米田里试验必须全副武装,因此常常是浑身湿透、汗如雨下。可到了晚上,汤继华却就近住在5块钱一天的小旅馆里。“因为试验田距离住宿的镇上较远,汤老师在早上走的时候买几个烧饼、带点水,一干就是一天。”吴向远说。

“收玉米的时候,查看玉米生长情况,寻找心中理想的育种材料是他的第一要务。一个试验点100多亩地,近百万株玉米,他都一行行看过来。”说起汤继华的敬业精神,吴向远内心的敬佩油然而生。

“有师兄跟他去海南育种,想着白天授粉干活儿,晚上可以休息下了,谁知道汤老师把自己关在闷热的屋子里查资料、写材料,忙得不亦乐乎,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休息。”汤继华的学生王雅飞说。

当好科研榜样无私朴素

“从老一辈玉米人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科研、怎样做人,希望我能把这些宝贵的品质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汤继华如此说。

汤继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好的传统带到他的团队里,并把团队打造成一个最棒的团队——用心工作、合作默契、成绩斐然。目前,汤继华带领团队开始了第三个研究方向——“筛选出籽粒灌浆调控的关键基因、选育出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以解决困扰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机收玉米品种选育难题。

汤继华的学生都知道,他从不藏私,很多宝贵的实验材料,有的人藏着生怕其他人知道,汤继华是谁来要都给,还给人家讲清注意事项。

在汤继华的学生眼里,他们的老师特别“土”,衣服穿来穿去就那几套,鞋子也经常沾着泥巴,不像科学家。

8月的河南省原阳县试验田里,汤继华不仅亲自驾车将他的学生们送到地方,还跟着学生们一起做玉米授粉前的准备工作。“玉米授粉也就这几天的时间,要是错过了,这一年就耽误了,所以必须得加班加点。”汤继华说。

做玉米育种研究,不下地是不行的,这也是汤继华的鞋子上经常沾着泥巴的原因。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汤继华每次招收研究生的时候,都会问他们特别是女生一个问题:能不能在天最热的时候往玉米地里钻。

“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这是我们河南农大校长张改平院士跟我说的话,我的心没有那么大,但我的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玉米。”汤继华说。

《中国科学报》 (2016-11-11 第2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