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才妃
学期即将结束、暑假就要到来,但北京某高校教师王文依然没有丝毫的假日感。学生、行政人员可以放假,但一线教师似乎“永无宁日”。一大堆科研、论文、暑期社会实践正等着王文,占满了他整个暑假安排。
假日对他们很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就像置身于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裹挟其中,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向前追逐。
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中“春假”“学术休假”的兴起,教师们似乎又看到一点曙光。中国人民大学自2008年起实行“春假+五一”8天长假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考察、旅游、休整、社会实践。日前,南京工业大学分别将2015年9月26日至10月7日、2016年4月2日至10日设置为“学术休整周”,被师生称为“春假”“秋假”。
像这样的短期休假,又能给教师、学生们带来些什么呢?它是否适用于中国高校?
如何才能有意义
“以前放春假,总是和朋友们出去旅游,或是回家。后来读博,论文压力大,就和平时毫无二致,待在屋里修改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朱小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其实有假期挺好,毕竟有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可以“走出去看看”,或是“为了前阵子的焦虑做个缓冲”。
听闻有高校设置“学术休整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也认为“值得鼓励”。“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很多时候来源于不能自主安排自身的工作,自认为重要的工作时常被高校安排的事务边缘化,在被动的情况下容易求应付,很多工作的质量、效率无法保证;另外,从保证教师健康工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休假哪怕较短也是合适的。”
很多人觉得高校放春假、秋假听着新鲜,但实际上,中国高校中放“春假”“秋假”的传统由来已久。据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介绍,过去中国大学里的春假、秋假放假一周至半个月,主要是去地里帮忙播种或收割,目的性非常明确。
“国内教学计划与欧美高校不同,尤其是工科的学时、课程多。如果放假反映的是当前课程太多,学时太长(持续4个月之久的学期),中途放假是可以理解的。”别敦荣说,可一放假就意味着减学时,外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时不能减少,势必要减专业课程或其他方面的课程。“它会减少至少一周的教学时间,对整个教学活动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为了放假而放假并没有意义,但如果是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环节,就有它的合理性”。
按照南京工业大学对外宣称的说法,“学术休整周”是为了缓解师生压力和倦怠心理,激发其学术创新力;与国庆、清明假期相连,是为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精神,方便师生清明节返乡祭祖。
这让包括别敦荣在内的专家学者略有些看不懂。“哪怕是欧美国家,学术休假都不是为了休整,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做准备,而不是为了方便祭祖。”
侯定凯对此表示赞同。“这部分时间应该理解为节奏上的变化,如教师可以完成手头上的工作,以免更重要的工作不断往后推,为下一步工作作准备。”
休假与学术活动能否并行
学术休假是否等于“放羊”,这是国内高校在推行学术休假制度过程中遭遇的一大质疑。
在此次南京工业大学公布的学术休假周方案中,也有相关的回应。“学术休整周期间,学校将正常运转,部分工作还会加强,如安排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集中组织若干小型国际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深度交流,部分师生也可以选择到境内外名校访学或游学。”
这一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休假期间的学术活动能否顺畅落实,将是一大疑问。
别敦荣指出,春季学期通常在3月开学,秋季学期在9月开学,把学术休整周定在4月初、9月末。学生刚刚收了心,一个月左右又开始放假,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况且,将学术休假与公共假日衔接,容易出现“本校放假10天,其他高校放假3天、另外7天还在上课”的情况,怎么与之进行对应的学术交流,也是有问题的。
侯定凯补充说,占用了公共假期的学术休整周,教师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自主、不受干扰。“民俗类的假期有很多走亲访友的活动,清明节总不能要求教师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吧?”而此时选择去境外访学,由于时间较短,掐头去尾所剩的天数也不多了。
朱小霞也认为,学生不会真心愿意参加清明、国庆节里的学术活动,“即便有人来,也只是应付、撑场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中禁止学术活动。相反,放假要引导学生们合理利用时间,成为专家们的共识。在侯定凯看来,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更多,但是学校不能完全放任自主,而是应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假期,放假的教育意义才能凸显出来。
相对于学期初的学术休假周,别敦荣认为,有的高校实行三学期制,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中间,增加一个夏季短学期。在短学期中,不仅可以开设学分较少的课程,而且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实习或社会实践等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前面所谈到的各种问题了。
制度设计应多样化
讨论完放假时间,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放假的人群。
王文告诉记者,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术休假门槛很高,只提供给有正高职称的教师,而且六七年才有一次,像他这样初出茅庐不久的青年教师并不敢奢望。
而一些学术带头人原本就是“空中飞人”,即使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短时的学术休假,他们也整天在外忙碌,意义不大。
短期学术休假让侯定凯想到一个问题——高校能否把制度细分,把设计做得更多样化?
“一个政策的出台要考虑公平性、合理性,谁最需要短期学术休假,需要高校在政策制定前做好调研工作。”侯定凯说,事实上,不同类型的教师,其辛苦的性质不一样。低职称的一线教师忙于教学,留给他们做科研、写论文的时间很有限。然而,高校里的岗位设置“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线教师较难安排休假时间,长期休假更无可能。
如何在政策上给予差异化对待?为此,侯定凯建议,以项目的方式,给一线教师数月乃至半年的短期休假,以保证他们的科研项目顺利完成。“高校在资助青年教师从事科研项目方面,除了经费上的支持,还要考虑时间上如何保证,如此才能确保一项制度的科学合理开展。”
《中国科学报》 (2015-07-16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