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乐乐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4/2 13:50:20
选择字号:
光明日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状亟待改变

 

据《光明日报》近日报道,备受关注的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揭晓,十位教师分享殊荣,一等奖得主获50万元奖金,百万元特等奖空缺,引发社会热议,赞同声和质疑声皆有。对于不同的声音,川大校长谢和平院士回应说:“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就是希望我们的教师多一点时间留在校园,多一点时间投入教学,多一点时间与学生交流。”

川大如此大手笔地重奖本科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令人鼓舞,尤其是让常年深耕本科教学的老师看到了希望。但这个百万大奖却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高校教师有多少时间、精力与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交流?熟悉实情的人都知道,相当多的高校教师因科研重压而无暇顾及教学。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授课,也包括课后交流。然而不少忙科研的大学老师甚至连下课后的几分钟时间都没有,铃声一响就赶紧走,让学生有事发电邮、微信、短信、打电话。就交流与教育的实际效果来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显示,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要远好过不见面的对话。

导致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高校评价机制。对于大学而言,最大的“政绩”不是教学成绩,而是科研成绩,尤其要看得到了多少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与项目,带来了多少万甚至多少亿的科研经费。正是在这种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下,导致了高校科研功利化和教学荒废化的趋势。

要纠正这种不好的倾向,首先,高校要转变高等教育观念,不再把高校视为科研机构,回归教育机构本位。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敦促高校严格贯彻落实“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规定。最重要的是,在职称晋升和教育资源配给上,要加大教学的分量,而不是唯“发文章”“拿项目”试举。

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高校的主管部门应尽快改变对校长的考核标准——不再以科研为主,而以教育教学为主。在评价大学校长的工作时,应该更多地看在其治下的学校,是否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如果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依旧,那么必定会导向“科研GDP主义”。

四川大学百万教学大奖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要想改变高校轻教学、重科研的现状,这恐怕还远远不够。唯愿它能够示范兄弟院校,进一步激发高校改革,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让这种备受诟病的评价机制,尽快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标题:高校“重科研 轻教学”的现状亟待改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