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1 8:18:48
选择字号:
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
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完成全部研制工作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本报讯(记者黄辛)3月30日21时52分,伴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载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颗卫星飞向太空,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总装部部长张又侠、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到发射现场鼓励发射和研制人员,感谢他们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这颗卫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颗卫星总指挥相里斌告诉记者,此次北斗卫星发射,迈出了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组网的第一步。这颗卫星属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底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可运用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

该工程正式启动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这颗卫星的方案、初样、正样等各个阶段的全部研制工作。“技术难度之大,任务要求之高,研制进度之紧,在中国研制小卫星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卫星副总指挥李国通表示,这支2/3人员年龄小于30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充分发扬了中科院的创新精神与航天工程的严谨精神,不仅完成了重任,而且实现了多个首创——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

卫星总师林宝军、沈学民介绍,这颗卫星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试验和验证适应直接入轨发射的框架面板式轻量化构型设计、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态确定技术、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体系架构等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关键技术,为全球组网星的设计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也是中科院承担的首颗长寿命、高可靠业务星。这颗星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照功能链设计理念,整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和热控、电子学和姿态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

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等出席发射现场。

《中国科学报》 (2015-04-0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