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三亚3月20日电 (记者陈瑜)今年8月至9月,“蛟龙”号将重返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基础科学调查研究。“这意味着我国深渊科考迈出实质性步伐,这也是我国全海深科研、探测及相应工程技术能力建设的第一步。”中科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首席科学家彭晓彤研究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彭晓彤说,该航次是中科院“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先导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月19日至20日,专项有关人员在三亚召开了2015年度学术交流会。目前我国大多海洋科研项目都局限在五千米以内的水域,该专项是国内第一个以探索深渊科技前沿、突破深渊探测装备技术瓶颈、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
按照计划,今年专项将在中国大洋协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基于“蛟龙”号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潜科考航次,完成深渊海底原位探测设备的海底布放,实现对深渊生物影像数据、环境数据、地震数据等数据的获取,认识马里亚纳海沟深渊区基本生物学特征、环境特征和构造活动特征。与此同时,专项正在开展深渊探测技术、深渊模拟技术和全海深潜水器(11000米)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后者重点包括全海深载人球壳研制和全海深潜水器总体设计。全海深潜水器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为我国自主研制全海深载人及自主潜水器奠定重要基础。
海斗深渊,简称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区域。全球共有37条深海沟,其中9条最深的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分布在西太平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