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锋 彭丽 顾华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3/19 15:25:31
选择字号:
刘宝珺院士成长学术资料采集工程启动

 

本网讯 3月19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名誉校长刘宝珺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牵头负责,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1部委参与,2010年正式启动。采集工程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采集整理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实物及影像资料等,最后将在中国科协修建的国家科学家博物馆进行集中展示。

刘宝珺院士作为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入选2015年采集对象,采集范围涵盖刘宝珺院士从1931年出生到现在,反映其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学术交往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的口述历史资料,以及真实反映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实物、图像、影像资料等,最终形成传记书稿,进而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他的学术思想、科研精神,系统掌握其学术成长的规律,为研究我国沉积地质学科学发展史提供资料支撑与参考借鉴。

刘宝珺院士长期致力于泥沙运动力学和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和层控矿床方面的研究,在有关沉积构造的水动力解释、沉积相动力学分析、河流相模式以及砂岩铜矿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他将沉积成岩、岩相、构造的分析和物理化学热力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沉积期后分异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新理论。20世纪80年代,他发表了关于川南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风暴岩研究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他首次把全球变化的观念引入中国地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统一地质场”理论。其理论、观点和方法都被许多部门广泛引用和传播,在矿藏勘探方面效果显著。(陈锋、彭丽、顾华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