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2/17 10:12:13
选择字号:
一线呼声应成为改革着眼点

 

■倪思洁

2015年对科技界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之路,恰已走过30年。

30年前,《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开启。

30年来,创新的活力在不断释放。铁基超导、量子通信、中微子、干细胞,一批批原创性成果,让中国的基础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清洁能源,一系列关键技术,支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扫清创新的障碍,驱动国家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正尝试着促成政府、产业界、科技界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沟通与包容。而科技改革各个领域的《意见》《通知》,也显示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从科研评价到制度建设,从经费管理到成果转化,中国的科技问题已从管理阶段走到治理阶段。

然而,改革往往漫长而艰辛,科技体制改革亦然。时至今日,我们仍未彻底理清科技体制中的一些不顺之处。今年,屠呦呦获诺奖一事,让我们再度反思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也提醒着人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时候加快步伐了。

眼下,30年风雨兼程的改革之路,即将迎来新的五年计划。从科技体制改革到创新驱动发展,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而我们又该如何开启新的征程?

今年9月24日,中办、国办公开发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共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成果,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部署院所分类改革、解决成果转化问题等方面,文件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而如何落到实处并结出实际的果实,需要相关部门找准方向、立即行动。

2015年一整年里,对科研环境的吐槽中,最幽默的要数“表哥”“表姐”了。科学家的无奈,恰恰就是最现实的问题,最不能只放在纸上说的问题。

换言之,要做好科技体制改革,最关键的是要改革者弯下身子,迈出步子,到科研一线去聆听科学家的呼声。“科研时间被大量的表格文书占用”“技术研发因为不能发论文而难评职称”“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动力”,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都应成为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唯其如此,未来的五年,才会成为彻底扫除创新制度障碍的五年, 成为科技创新动力持续释放的五年。

《中国科学报》 (2015-12-1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