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6-27 13:59:45
选择字号:
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风吹麦浪下田忙

 

■本报记者 王庆

程顺和非常赞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E·勃劳格的一句名言:“若你想要成为小麦育种家,那么你就下田吧!下田,下田,下田,再下田,当你听到小麦在跟你讲话的时候,那么你就成为一名真正的小麦育种家了。”

作为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程顺和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过得更像一个“农民”,风吹麦浪的田野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舞台。

常常是,天还没亮,程顺和就从床上坐了起来,靠在枕头上直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会利用这段时间回复和发出短信、思考研究计划、安排工作任务、阅读资料……还没下床,他就已经工作了两个多小时。一旦开始投入工作中,程顺和似乎就更没有了时间观念,而且很不喜欢工作中断,因此饮食也很不规律,经常错过了饭点……

而另一方面,多年专注带来了卓著成就——程顺和参与育成扬麦3、4号,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等小麦系列品种20多个。其中扬麦5号和扬麦158分别于1991、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难题。扬麦5号和扬麦158也成为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他育成的扬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亿多亩,是建国以来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五、六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

前不久,程顺和还与袁隆平等人一道入选了农业部推评的“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尽管如今已75岁高龄,但程顺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高强度的工作,近日赴京出差期间,他的日程表也几乎排满,只得挤出晚上时间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的专访。

“不要觉得自己不行”

1939年,程顺和出生在江苏溧阳五荡湾村。战乱和困苦成了他童年的主题。

5岁时,程顺和的父亲不幸去世。当日军打过来的时候,舅舅就把他放在箩筐里,挑起担子,带着他四处逃生。

幸运的是,母亲为他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正面榜样。虽然她像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但却拼尽全力拉扯着程顺和和弟弟——打零工、帮富裕人家做饭洗衣,从山上挖来野菜充饥。

母亲不只是靠吃苦来对抗命运,而且深知学习知识和正直为人的重要性。她小学成绩优秀,全县三十多位学生考镇江师范,仅她一人被录取,但家里不主张女孩读书,她在解放后靠自学当上了农村小学教师,多次被选为人民代表,并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后来我到南京农学院读了育种专业之后,发现在农村教书的母亲对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情况非常了解,甚至和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一样专业。”程顺和回忆道,“我跟她开玩笑说:‘您要是学农的话,肯定会是个专家。’”

之所以选择考南京的大学而不是北京、上海,程顺和主要是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在他看来,母亲含辛茹苦把兄弟二人拉扯大,自己也急切盼望报答养育之恩,选择在省内读书便可时常看望母亲。

程顺和继承了母亲坚韧的基因。高中阶段,他曾经常感到头疼,后来发现自己很难记住东西。“上午学的东西,下午就记不起来了。”在对“失忆”症状感到暂时的恐慌之后,程顺和决定想办法克服这个问题。他开始坚持记日记,把重要的东西一一记下来进行回忆总结。“我现在记性也不好,所以就通过培养条理性来弥补不足,我的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有时在外出差打电话让家人帮忙找个什么资料,一定会在我说的那个地方找到。”程顺和说。

他属于典型的对自己下得了“狠心”的人。1962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后,泰兴稻麦良种场很看重这个有知识的大学生。场长觉得这个年轻书生学不会老农才干得来的农活,总是叮嘱:“小程啊,不要下田,你不会弄。”

可等领导一走,程顺和就赶紧把有经验的老农民当成师傅,结果农活儿样样都能干好。 “不要觉得自己不行,也不要听别人说不行就不干了。”秧板落谷、赶牛耕地,他学会了,拖拉机也照样开。

不仅如此,69岁是学驾车的临界年龄,他不甘一辈子失去驾车资格,决心一试,竟然克服年龄大和时间紧的困难,经两三个月的刻苦磨炼,顺利拿到驾照。

与扬麦日夜相伴

一个小麦新品种育成的背后通常要10年多的时间,要对数以十万计的育种材料仔细观察、记录和取样……这需要不厌其烦的耐心和只争朝夕的努力。育种者必须全身心投入。

程顺和有个习惯——不喜欢有人来田里看他,特别是在育种最繁忙的那两个多月。

“为了专心选种,我只好尽量不接待来访的客人,也希望学生们不要告诉客人我在田里的什么地方。”因此,程顺和在田里总是用大的草帽和大褂子把自己隐藏起来。 每年从秋播到夏收的9个多月,他吃住在试验田旁边的一间小平房里。寒来暑去,这个简陋的临时居所里,在程顺和的床铺上,蛇、鼠都不算“稀客”。

常年重视一线工作令程顺和获得了小麦育种方面的“丰收”。

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和运用育种材料决择时“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三看”的田间表型选择方法。“品种育成初期进行遗传性状再加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等一系列观点和方法,带领团队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5号”。

扬麦5号平均亩产比对照组增产36.4公斤,增幅达12.28%,并且品质优良。该品种也由此成为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促成了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五次大面积更换,成为长江下游和中游部分地区的主栽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达2110万亩,累计种植1.5亿亩,增产粮食51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0亿元以上。

扬麦5号的育成还使广适高产与赤霉病轻的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程顺和也因培育成该品种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世纪90年代,程顺和又提出并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及“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环境与不同生态区多点试验相结合,提高适应性育种效率”等观点和方法,主持育成了扬麦158。该品种的育成初步解决了大面积丰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

该品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大幅度超过原主栽品种扬麦5号,是我国南方麦区小麦育种的又一重大突破。它促成了长江下游自建国以来小麦品种的第六次大面积更换。

扬麦158的年最大种植面积达2539万亩,是我国20世纪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也是长江中下游历史上推广速度最快、覆盖率最高的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累计1.8亿亩以上,增产粮食77.5亿公斤,为上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达5000亿公斤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科委曾评价“扬麦158的育成是我国科技界继‘中国04机’之后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1998年,程顺和因对扬麦158的卓越贡献而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我是个幸运的人”

尽管忙得透不过气,但程顺和总自认为是个幸运的人。“学什么,干什么,干了一辈子。”

老伴陈风琳当年正是觉得程顺和“事业心很强,为人正直”而与他走到了一起,并为他付出了很多。

由于丈夫经常泡在田里,陈风琳主动挑起了照顾两个孩子的大部分重担。孩子小时候经常生病,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不得不请保姆。有一次保姆辞职,而程顺和正在外地蹲点调研,恰好又赶上是个大雨天,陈风琳只好把孩子锁在家里,撑起伞出门去聘请保姆……

对于曾经的艰难,陈风琳倒是看得很开:“我俩没闹过什么矛盾,他也是为了事业,过去条件差,哪像现在这样好多啦!”

采访间隙,老两口商量着订返程机票的事情,配合默契,温馨从容。

近年来,程顺和在国家粮食安全总目标下寻求小麦育种的新突破。针对我国北纬33度沿线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小麦增产潜力巨大的特点,他率先提出用他的方法改适后使北方大品种南下到33度沿线,南方的大品种北上到33度线应用的“北下南上”育种新思路。

据程顺和介绍,北纬33度线以南的小麦抗赤霉病效果好,但丰产性和抗冻性有待提升,以北地区的小麦丰产效果较好,而抗赤霉病性和抗穗发芽性较差。目前,他正致力于研究充分利用北纬33度沿线南北小麦大面积育成品种的最新成果,解决北方品种的赤霉病和穗发芽问题,改良南方品种的抗寒性和产量潜力,以提高该区域粮食生产水平。

如何发挥南北双方大面积品种的优点,克服缺点,培育出综合性能更好的新品种?作为这一“北下南上”育种计划的倡导者,程顺和仍然在风吹麦浪中奔忙。

育种,不可能一鸣惊人

■本报记者 王庆

《中国科学报》:对于此次入选“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你作何感想?

程顺和: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当然感到很高兴。不过任何科学成就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攀登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也尽量为后来者作些积累。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麦育种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程顺和: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干这一行。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让我觉得,通过育种改良作物是个高尚的事,可以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人类带来财富。

你不下田,就不会成为小麦育种家。如果你觉得在田里晒黑了,站累了,这个多苦啊,那就糟了。干我们这一行,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每每有个小的新发现你就会非常兴奋地抓住不放,探究到底,其他都抛之脑后。育种是渐渐积累不知不觉间取得的成果,不可能一鸣惊人,都是一步步非常具体的工作,需要静心、耐心和苦心。

《中国科学报》:你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小麦育种研究和应用的现状?

程顺和:我注意到这次“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有企业家入选。我觉得这非常好。从中央的文件可以看出,种业发展的两大主题分别是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全球第二、产量全球第一,但育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如果民族种业市场竞争力差,那么国外企业对我们的威胁很大。保障种业安全要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有好的政策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我国民族企业的壮大和在国内外竞争力的提高,不能仅依靠国家经费扶持,国家要有促成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政策,让民族种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中成长,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这样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种业发展。

《中国科学报》:那么,育种方面的科学家应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程顺和:虽然我们的育种学家有经验,有成绩,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如何将分子育种、转基因、信息自动化等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虽然从总体来讲,我们国家还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也不要迷信国外,只要我们有好政策能有效地把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就一定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育种研究一定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写论文很重要,但写文章千万不能作为目的、任务,而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4-06-27 第9版 人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