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平
刚刚过去的5月4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95年前的这一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青年学生,联合民众发起了一场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一页。近百年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18年前的这一天,为继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精神,推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决定组织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于青年节当天开展“五四科技传播日”活动。自此,每年的5月4日被赋予新的意义。
这一天,既是青年的节日,也是传递科学的特殊日子。
1919、1996,再到2014,每一个“五四”都记录着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奋勇前进的足迹。其中,一以贯之的都是对五四精神尤其是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
何谓科学精神?它不仅包括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重量级的科研成果,更体现在整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之中。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科学,即是应有之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自“五四科技传播日”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协、中科院等组织开展的以普及科学精神为宗旨的科普活动如火如荼,并且成效显著——
自1996年起,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个地市先后颁布科普条例;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这些均意味着我国将科普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2006年~2012年,仅科协系统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就超过150万次,参与公众超过13亿人次;2013年,中国科协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组织开展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全国8万多所中小学校的6000万名青少年收看电视直播,为历年来最具震撼力的一次科普活动。
同时,近10年来,全国新建各类科技馆近200座,拥有700多辆科普大篷车及1048个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技馆体系年覆盖公众近7亿人次。
对于中科院而言,科普工作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在于营造科学文化、塑造科学精神。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着力打造“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普论坛”等拳头品牌,通过一批批科学偶像,将老一代科学工作者的诚信文化、科学道德以及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大众。
科教界的种种努力让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得以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27%,比2005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关山初度路犹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微时代”赋予了科技传播以更大的空间和影响。2013年,月球车“玉兔”微博以拟人化口吻播报探月计划,并与网友亲密互动,吸引和感动了无数人。这一事件让人们见识到网络科普的魔力。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亿,78.5%的网民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科普最便捷、最有效手段的同时,以往作为科普对象主体的广大青年正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力。
推进科普信息化,离不开网络科普的顶层设计。单独、分散、零碎的网络科普形式,不可能在芜杂的互联网中吸引更多受众。推进科普信息化,需要多媒体融合发展。网络科普应适应网民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微博、微信、自媒体等多个平台,从静态到动态,多种媒体形式齐发力。
推进科普信息化,更需要发挥广大青年人的才智力量。青年人是新一代科学技术的最先承接者、受益者和传递者。可以预见,对于4G技术、大数据应用、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青年人将一如既往地如蜜蜂一样,在社会各个角落传花授粉。
对于广大青年人,这无疑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带来无限选择与诱惑的同时,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与可能。
在新与旧的交叉口,在创新与守旧的博弈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提高科普的实效性,增强科普活动的互动性、参与性和吸引力,已成为所有科普工作者唯一的选择。而在这样一场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内容的科技强国梦中,广大青年如何“去暮气、存锐气”,做好科学传播的信使,成为新的挑战。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总书记的勉励也是全国人民对于青年人的巨大期许。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奔赴基层到人民中建功立业,传承五四之科学精神,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当代中国青年最神圣的使命。
《中国科学报》 (2014-05-0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