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丽妃
有些人为何数学焦虑?如何让一个物体隐身?早撒谎的孩子更聪明?4月12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菠萝科学奖在与公众分享科技趣味性的同时,也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好奇心去哪儿了”之问。
被抹杀?
随着社会环境愈加复杂,很多时候好奇心成了各种现实利益面前的牺牲品。
“生命力的旺盛离不开好奇心。”科普界“诺奖”——卡林加奖获得者李象益说。尽管如此,出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好奇心在各种利益面前却充当了牺牲品的角色。
对此,同济大学教授薛雷深有感触:“现在十大冷门专业中,数理化生物等经典的自然科学和历史、中文等人文科学被一网打尽,这说明这个社会越来越功利,家长越来越功利,导致孩子的好奇心逐渐被社会的功利性所抹杀。”
是坚守好奇,抛弃俗世功利,还是为了利益抛却好奇的自由灵魂?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很长时间来,普通人印象中的科学研究是既神秘又严肃的;传统的科研评价体系,也侧重于发表的论文数,或是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些都忽略了人们的好奇心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也由此拉大了科研和普通人的距离。
被褒奖?
在隆重的场合,汗湿衣装往往被认为是很尴尬的事儿,但出汗确是人体必要的生理功能。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东亚人更爱出汗。
“大约在三万年前的中国中部,出现了一个基因变异EDAR370A,导致汗腺密度高了15%。大部分东亚人都携带了这个变异的基因。”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汪思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项由复旦大学和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研究揽获了本届菠萝科学奖医学生物学奖。该研究成果同时曾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细胞》杂志。
“菠萝奖是对好奇心的褒奖,可以激励科学家更好地努力地做科学。”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如是评价。
薛雷所带领的团队获得本届菠萝科学奖化学奖。他们发现当把一只雄果蝇和两只年龄不同的雌果蝇放在一起时,雄果蝇就会优先选择年轻的雌果蝇。
“选择好奇心还是利益,这也是一种权衡。如果当初选择了制药,我的收入会翻到如今的5倍以上,但那同样意味着我做的东西不是我想做的了。”薛雷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科学好奇心的代价就是愿意为了兴趣放弃很多世俗的条件,安守清贫。
被追求?
然而,在本届菠萝奖发起的8省城市好奇心调查中,好奇心最高的城市也仅有三星半,距离五星级尚有一段距离。
汪思佳感叹说:“好奇心本身没有成本,但是追求好奇心是有代价的。”上世纪,达尔文等人没有任何利益驱使,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完成了伟大的科学发现,菠萝科学奖的内涵之一就是要让社会重拾好奇心。
“培养好奇心应该作为科普教育的目标,而不是手段。”在李象益看来,科普需要在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三方面都做到位。
正如阿龙·切哈诺沃所言:“我们住在科学的世界里,一定要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要有自由的思维,想象的翅膀,要像天空中的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中国科学报》 (2014-04-1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