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应向伟 通讯员李原昭)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而今年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开局之年。22日下午,浙江省科技馆邀请浙江省水利厅工程师李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欧阳剑等三位专家做客该馆“科学+百日谭”活动,介绍浙江“五水共治”的具体情况。
“根据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公报,浙江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60立方米,已经逼近了世界公认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欧阳剑介绍,虽然浙江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可以排到全国第四,但由于水资源80%分布于山区,所以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浙东是重点缺水地区。而且浙江水资源还存在着供需缺口大、结构矛盾突出、污染严重、有效利用率低等四大突出问题。
“五水共治”怎么治?李锐说:“主要抓手是一个载体,叫‘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十”就是“十枢”,建设十大蓄水调水排水等骨干型枢纽工程;“百”就是“百固”,每年除险加固100座水库,加固500公里海塘河堤;“千”就是“千治”,每年高质量高标准治理1000公里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疏浚2000公里河道;“万”就是“万通”,每年清疏1万公里给排水管道,增加每小时100万立方米入海强排(机排)能力,增加每小时10万立方米城市内涝应急强排(机排)能力,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100万户以上。
据了解,浙江省对“五水共治”定下了“三步走”的时间表:3年内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5年内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7年内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中国科学报》 (2014-03-24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