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林清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3-9-30 16:00:35
选择字号:
中外科学家揭示银河系中心黑洞缘何不“贪吃”
 
(科学网 黄辛 林清报道)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研究中心主任袁峰研究员近日与美国麻州大学的王青德教授(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文章第一作者)等国际同行合作,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关于银河系中心黑洞吸积流的重要研究结果。这一研究表明,与一般想象的完全不同,大部分进入黑洞“势力范围”的气体最终却没能落入黑洞视界,而是以外流的形式逃逸了。
 
黑洞吸积流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问题是关于外流是否存在。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它是吸积物理的基本问题,其次它还决定了活动星系核反馈的效率,而后者被认为是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一个关键问题。袁峰研究员去年年底在ApJ杂志发表论文,从理论上证明外流必定存在。而目前《Science》杂志发表的这项新成果通过对于铁发射线的研究证明外流的确存在。具体来说,吸积流在往黑洞视界下落的过程中,大约99%的气体都以外流的形式跑掉了,只有1%的气体最终落入黑洞。这一发现完全证实了袁峰研究员的理论研究结果。
 
这一发现是国际合作的结果。来自美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包括袁峰研究员在内的几十名科学家联合申请到了Chandra望远镜长达3百万秒的观测时间,是该望远镜有史以来进行的观测时间最长的课题之一。袁峰近日接受了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采访,对相关科学问题做出了解答。
 
黑洞吸积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基本物理过程之一,是我们理解活动星系核、伽马射线暴等现象的核心理论。今年的邵逸夫天文奖就授予了吸积盘研究方面的科学家。银河系中心黑洞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因此一直是研究吸积过程的最理想实验室。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