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27 9:18:10
选择字号:
专家热议如何促信息消费
创新动力和核心技术仍是瓶颈
 
本报讯(记者陈晨)上微博秀生活、用微信问好、刷手机坐地铁……当下,移动互联在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拉动着中国信息消费的增长。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这一决定将大大促进我国信息消费的增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北斗导航到新型物联网,从电子商务到移动互联,随着我国固定宽带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提速,信息消费正在改变着百姓生活,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信息消费对内需的拉动效应很大。“不单单要看到靠消费者的个体消费拉动的部分,更要看到通过发展信息消费,各行业可以更深入、广泛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带动更大的发展。”
 
据工信部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能拉动国内GDP增长338亿元,经济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波表示,扩大信息消费除了能带来经济增长,还将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渗透,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对此,邬贺铨的解释是,“信息消费的能耗约占整个社会总能耗的2%,而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对整个GDP的贡献率可以达到7%~8%”。
 
不过,发展信息消费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邬贺铨认为,当前作为产业链龙头的电信运营商很容易获得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也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久而久之弱化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老大自居的心态和自我封闭的格局,也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很少采用收购新兴企业的办法来加强能力。“甚至认为只要挖相应的领头人就够了,尽管看起来成本很低,却破坏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
 
倪光南更关注信息消费核心技术的问题。他指出,“在信息消费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占据了近八成份额。这部分增长速度最快,前景十分广阔,也更需要发展核心技术予以支撑”。
 
他告诉记者,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覆盖面很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智能终端及其软硬件供应商、信息网络及其运营商、信息消费内容和服务的提供商等。这样的生态系统需要一些核心技术的支撑,而目前我国的短板是缺乏自主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现在,安卓、苹果和微软的操作系统充斥中国市场。”
 
倪光南说,这会造成两个严重问题:一是信息安全没有保障;二是产业效益和发展主导权落入他人之手。
 
为此,他建议,无论是从保障信息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角度考虑,我国都必须吸取发展“北斗”和“TD”等核心技术的成功经验,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及时发展我国自主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促进信息消费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3-08-2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