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14 13:11:04
选择字号:
走进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无人机研发基地

 
■本报记者 冯丽妃
 
车窗外,高楼林立的都市和熙熙攘攘的繁华被抛得越来越远,一排排平房和绿油油的菜田逐渐跃入视野,最终汽车停在昌平区沙河镇东坨村一处小院。这里正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无人机研发基地。
 
一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圈实验室,无人机装配实验室、机载电子设备实验室和机件加工实验室三面环抱,形成了作为“前院”的办公场所。“前院”后面是由宿舍和餐厅构成的生活区,大气所无人机研究团队的二三十位科研人员一年四季就生活在这里。
 
8月的晌午,烈日炎炎。在装配实验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围着一架蓝白红三色飞机忙得热火朝天,飞机机身上写着“SINOPROBE”字样。
 
“这架是‘远征六号’系列无人机,两翼宽8.1米,机身长4.7米,个头儿是装配间最大的。它一次可以装4个油箱,飞行30小时以上。”无人机课题组负责人黄晓松告诉记者。
 
据介绍,“远征六号”系列飞机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深部探测项目专用的低磁航磁探测无人机。它首次把无人机和国际上领先的超导航空磁力仪、氦光泵航空磁力仪等技术相结合,用于矿集区立体探测。
 
“它的飞行高度可以覆盖150~6000米的近地空间,兼具无人机的灵活性和超导磁力仪的高灵敏性,是未来我国探测地下矿藏的核心装备之一。”黄晓松介绍,无人机的研制由大气所负责,核心载荷超导磁力仪的研制由上海微系统所负责。
 
为了辅助探测,黄晓松等人还给它装上了“眼睛”和“耳朵”——全方位高灵敏摄像机和风速管。
 
除了这款民用的大个头“远征六号”之外,在300多平方米的装备间中,还有小个头的“远征六号”、用于国防潜飞的“远征2号”、“远征3号”等十多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
 
“我们计划在这个月内试飞‘远征六号’。”系统控制工程师贾志勇一边接着一根地线一边告诉记者,汗水已经打湿了他的一大片衣服。当记者问他累不累时,他笑道:“习惯了。室外试飞的时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是常有的事。”
 
在机件加工实验室,模具师傅陈立平一边拿着图纸比画,一边拿着一个机翼走进一个大“烤箱”。炙热的温度让“烤箱”里的空气有些变形。
 
“这是烘箱,现在里面的温度只有四五十摄氏度,最高温可以达到150摄氏度,主要用来给模具定型。”陈立平说。据介绍,每架飞机成型前,都要先根据设计图纸做出模具胎型,玻璃钢、碳纤维等很多材料不仅粉尘多,而且硬度大,需要在高温烘烤下才能成型。
 
据黄晓松介绍,无人机研制包括设计、制模、加工、试飞等阶段。目前,大气所无人机研发团队已经有12位核心技术工作人员,还拥有专业的飞行技术服务队伍,可完成固定翼无人机的设计、制作及各种验证飞行试验。
 
“现在,我们已经收到来自欧洲、黎巴嫩、苏丹、迪拜等国的订单,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产业化。”黄晓松说。目前大气所已经和淮南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淮南研究院,建立无人机研发基地,推进无人机基础研究和技术转化。
 
在黄晓松看来,目前,国内无人机研制总体技术已比较成熟。比如在控制系统方面已可以自主研制自动驾驶仪,然而在动力系统方面,发动机等关键设备仍需从国外进口。
 
“一台进口发动机的价格在六七万元人民币左右,单纯依靠进口会受到国外技术垄断限制,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国内产业化需求。”黄晓松指出,未来我国无人机核心技术国产化仍很关键。
 
《中国科学报》 (2013-08-1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