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华在单位举办的文艺晚会上一展歌喉。
■史俊庭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俊华,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工作中的她,干练且稳重,可生活中的她却爱唱爱笑。她尤爱唱歌,在家边做家务边学唱,上下班的路上会边走边唱,就连洗脸洗澡的时候,也会唱上几句。“据说洗澡时唱歌能预防感冒呢。”张俊华打趣地说。
特殊年代的歌唱
张俊华说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非常喜欢唱歌跳舞。上小学那会儿,赶上“文革”,正常的教学完全被“闹革命”打乱了。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她身边有很多宣传队,她也和班上几个女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白天排练,晚上就到街头搭建的高台上演出。
“那个年代自发成立的宣传队很多,但是舞台有限,所以必须按先后次序登台表演,因此大家都尽可能早点到场排队。”张俊华回忆说,“条件简陋,连灯光都要每个队自带灯泡,轮到谁表演就把灯泡拧上去,演完拧下来带走。”当时她们还经常到附近农村去表演,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初中时,她参加了学校宣传队,主要唱豫剧版的“移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等唱段是她的拿手戏。小小年纪的张俊华唱起戏来,不仅嗓音优美,而且有板有眼。正是这个原因,当时的县豫剧团竭力动员她前去报考。虽然当时中学毕业后的出路就是上山下乡,似乎读书无用,但张俊华还是放弃了这个参加工作的机会。“那个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对学习特别感兴趣。”
张俊华读高中是上世纪70年代初,那个年代涌现了很多好听的歌曲,她的兴趣转向唱歌。当时出版的《战地新歌》是那个年代的标准歌集,为了学唱其中的歌曲,她借助口琴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简谱。
1978年恢复高考后,张俊华考上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合并入武汉大学)。迎新晚会上,张俊华凭借一首动听的歌曲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了她,并被推选为团支部宣传委员。她最喜欢的任务就是教同学们唱歌。当时一些流行歌曲如《祝酒歌》,还有很多台湾校园歌曲,凡是喜欢听的,张俊华都会找到简谱和歌词,抄在零号图纸上,一句一句地教给同学们。这些歌曲让大家印象深刻,甚至于几十年后还有同学开玩笑说K歌时总有几首歌必点,因为那是张俊华教唱的。
节衣缩食也要唱歌
《战地新歌》自1972年到1976年间,每年出版一集。当时还在上高中的张俊华对这个歌集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总是希望第一时间得到。她也得意地告诉笔者,她购齐了《战地新歌》一至五集,而且保存至今。
张俊华临近大学毕业的日子,也正是邓丽君的歌曲在校园风靡之时。为了能欣赏邓丽君动听的歌曲,一向节俭的她让参加工作的哥哥资助她买了一个小三洋录音机。“那个录音机花了近一百块钱,而哥哥当时的工资只有三十多块钱。”
张俊华毕业后被分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报到后就临时住在招待所等待二次分配。因恰好赶上黄河“8·28”洪水,各级领导的精力集中在抗洪上,她和同学们就在招待所日复一日地等待。一天,她在路边的一个商店发现了李谷一的磁带专辑《乡恋》,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当时,一盘磁带要七八块钱,而她身上仅预留十多块钱的生活费,而且还不知道需要多久的等待。经过权衡,张俊华还是下决心买了这盘磁带。李谷一的歌声伴随她度过了漫长的等待,代价是她不得不节衣缩食,向同学借钱吃饭。
唱歌成了一个习惯
参加工作以来,张俊华一直对唱歌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她告诉记者,以前每发现一首喜欢的歌曲就用专用的笔记本抄录下来。上次搬家还翻出一个本子,上面满满的都是自己一笔一划抄录的歌曲。
现在好了,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轻松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在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将词曲打印出来。只要有空,我都会拿出来看两眼。”
张俊华坦言唱歌完全是爱好,“愉悦自己,也希望能愉悦别人”。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万余平米的“模型黄河”试验大厅,做试验累了的张俊华有时会为大家高歌一曲。偶尔也会在单位举办的文艺活动中展示一下自己“并不高超”的技艺。同事们都说:“张总的歌唱很有味道。”
比较正式的一次演出是在2003年,张俊华作为河南团的代表参加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安排了一台晚会,要求每个省的代表团出一个节目。在汪明荃的指导下,张俊华和河南团的其他几位代表一起,共同表演了河南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的演出很精彩,加之唱段的内涵与会议气氛非常融合,表演刚一结束,就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张俊华回忆说,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兴奋得站了起来,为她们的精彩演出鼓掌喝彩。
《中国科学报》 (2013-08-02 第16版 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