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一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13 9:12:46
选择字号:
防灾减灾 科技筑起安全屏障
 
今年5月12日,是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天前芦山地震的悲痛尚未散去,5年前汶川地震的场景历历在目,今年的防灾减灾日因此具有特殊意义,受到格外关注。
 
不仅仅是地震,从台风到冰冻,从洪灾到干旱,从火灾到矿难……一次次灾害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防灾减灾之路如何走?现代科技又该如何筑起安全的屏障?
 
周一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其中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区。
 
统计数据显示,1978~2008年,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6.57%,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地质灾害占22.45%,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2倍。1990~2008年,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9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面对各类灾害,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试图找到与其“对抗”的“法宝”。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灾减灾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正在不断增加,从“天上”到“海底”,从森林到矿井,更快速、更准确、更高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已初步搭建。
 
在空中,减灾卫星可以俯瞰地面状况,对气象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预测;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大量救援人员和赈灾物资通过航空救援这条“天路”送进灾区。在海上,我国已形成立体救助格局,海上直升机和“不倒翁”救援船等,大大提高了海上防灾减灾的速度与能力。在森林灭火、矿难救援等领域,一系列先进技术正在收获实效。比如,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矿难,百余名矿工被困8天8夜,但通过排水、通风等技术处理,最终成功获救。
 
当前,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多灾并发、大灾多发现象突出,灾害之大、范围之广、防救之难全球罕见;伴随信息传播的便捷快速,防灾减灾监测预警需要更加精准,响应时间需要大大缩短;伴随民众慈善意识的觉醒,科学统筹各方防灾救灾力量,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必须加以强调。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进一步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让科技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防救力量需要科学统筹。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防救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带来许多弊端。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民间慈善力量的勃发让人感动,但其缺乏统筹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亟须克服。因此,科学统筹防灾救灾力量,以科学的系统思维做好防灾减灾顶层设计,必须提上日程。
 
监测预警需要更受重视。地震暴发时,如果能利用横波和纵波的时间差快速给出警示信息,就能为震区群众多留出宝贵的几秒,这几秒钟就是生与死的赛跑。如果灾害不能避免,如果预报难题尚未突破,那就不能忽视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最重要的是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要真正让预警信息传递到公众的床头。
 
基础研究需要继续加强。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任务,存在各种貌似毫无头绪的难题,从长远计,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因为只有基础研究不断进步,成果不断累积,才能为最终解决那些难题创造可能。目前,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很多都是硬骨头,也许三年五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此时,尤其不能对基础研究丧失信心,不能有半点犹豫和退缩。
 
灾害评估需要尊重科学。灾害评估不准确,无异于二次受灾。芦山地震发生后,地方上报的人均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剧烈博弈之下,灾害评估正越来越受重视。没有利益牵绊,科学能给出更客观、更准确的参考。以遥感监测为例,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曾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遥感监测数据不受或极少受人为干扰,提供数据比较公正,使灾后评估工作更加透明客观。”
 
让科技更好地筑起安全屏障,还需要全社会戒绝浮躁。以地震为例,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准确预报,地震暴发后对科学工作者的指责,无疑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科学自有其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或者超出现实的要求不是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当前,社会确实有些浮躁,希望大家能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给他们提供一方宁静的天地。
 
让科技更好地筑起安全屏障,还需要全社会戒绝投机。汶川地震之后,全社会都声讨豆腐渣建筑;芦山地震之后,全社会又追问,谁该为建筑房屋倒塌负责。下一次地震之后,我们是不是还要追问同样的问题?科学家已经明确指出,雅安是地震高危区,可房屋依然没有加固,科学的逃生技能仍然没有演练,地震科普仍然没有到位,这种认为灾害是小概率事件而轻视的投机思想必须摒弃。
 
总而言之,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措施、方法都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以行政为导向、经济为基础、技术为支撑,全面出击,才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将风险降至最低,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刚刚过去的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绝对不应忽视防灾减灾的专业性和科技创新蕴涵的巨大支撑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安全屏障才能筑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中国科学报》 (2013-05-1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