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优生优育,还是有违常伦?当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渗透”进生殖医学,科研人员和决策者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两难的拷问。不过,英国民众对此的态度似乎越来越宽容了。
3月20日,英国人工授精和胚胎学管理局发布公告说,他们就是否允许含有“一父两母”三人遗传物质的人工授精技术用于临床治疗进行的公众咨询显示,大部分民众支持这项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阶段。该局就此建议,政府应让这项新的试管婴儿技术合法化,以帮助新生儿避免患上某些遗传疾病。
由于英国现行法律禁止此类涉及胚胎细胞基因修改的技术,这项调查结果将提供给英国议会和政府,作为探讨是否修改有关法律的重要参考。
研究者:旨在治疗与线粒体缺陷相关的遗传疾病
线粒体是独立于细胞核的细胞器,相当于细胞的能量发电机组,它拥有自己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且只通过母亲遗传。一旦发生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失明、癫痫、老年痴呆症和死亡。目前,患有与线粒体缺陷相关的疾病的女性的唯一选择是利用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技术,测量卵子中有多少DNA突变,以估计未来孩子患上线粒体疾病的可能性。
要避免母体线粒体本身带有的基因缺陷遗传给后代,科学家提出的方法是将缺陷基因和健康基因进行置换,也就是通过更换卵子中的线粒体来修复缺陷DNA。按照这种方式形成的婴儿胚胎将拥有父母细胞核的主要遗传物质和来自另一名女子的健康线粒体基因。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小组都已经分别成功进行了相关实验。
2009年,美国的研究小组对恒河猴进行实验,最终产下5只拥有两个“猴妈”和一个“猴爸”的小猴,对它们的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2012年,他们又实现了人类卵子之间的线粒体DNA交换,并成功使这些卵子受精。而英国研究团队则在2010年利用其他试管婴儿试验弃用的胚胎展示了他们的技术。不过,目前不论是在美国还是英国,这项技术仅被允许用于试验,还均不得将培育成功的胚胎植入人类子宫。
就增加孕育健康囊胚的数目而言,其他试管婴儿技术可以接受的成功率为40%至50%。目前两个团队的实验还都达不到这一标准。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做了一切可以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的程序,剩下的问题只能通过人体试验才能完全解答。
除了成功率以外,还存在一个技术方面的担忧:母亲有缺陷的线粒体DNA可能有一部分会紧紧依附在卵子的细胞核上,并随之一并被转移。在两个研究团队的实验中,被转移的母亲线粒体DNA总量经测量都不到2%,而要引发疾病,需要大约60%的线粒体是有缺陷的。
伦理专家:“三个父母”的说法是误导
这项防止线粒体遗传疾病的技术因涉及培育“三合一”胚胎而备受争议。关于孩子有三位父母的说法,去年负责从伦理角度对技术程序进行审查的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委员会主管休·惠托尔直斥,这是“具有误导性、不恰当和无益的”,因为来自捐赠者线粒体的基因只有37个,相比父母遗传的超过2万个基因,这一数字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远远低于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获得的捐赠者基因。
他表示,更重要的是,虽然有证据表明线粒体不只是简单地充当我们的细胞的能量工厂,但“我们的个性、外貌以及让我们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的一切,都是由细胞核DNA决定的”。
其他疑虑还包括,新技术可能会以未知的方式影响后代。其属于种系疗法(也称生殖细胞疗法),也就是将生殖细胞,即精子或卵子,进行基因修改后整合进基因组中,由此改变的不仅仅是出生婴儿的DNA,还包括他们所有后代的DNA。但惠托尔说,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线粒体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在他看来,“在这种情况下的种系影响可以说是有益的,它能消除疾病的风险”。
更有人担忧,一旦线粒体种系疗法获得批准,则可能为核种系疗法铺平道路,即对细胞核中的基因进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由细胞核DNA遗传的疾病当然是极其诱人的尝试,但也因其复杂性而极具风险,同时也难以避免招致“设计婴儿”的质疑:如果能够治愈一种疾病,是不是考虑一下顺便也增强其他的功能?对此,惠托尔和英国人工授精和胚胎学管理局都表示,核种系疗法与线粒体替换是两回事。“这是基于完全不同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惠托尔说。
民众:大部分人支持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2011年,英国人工授精和胚胎学管理局针对线粒体替换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展开了审查。去年下半年,该局又通过网上问卷及开展公众讨论等形式收集了民众的意见。结果显示,尽管有部分人担忧新技术的安全性等问题,但大部分民众对这项技术表示支持。
英国《卫报》的报道称,在一项随机抽取1000人的民意调查中,44%的人认可这一技术,29%的人表示反对。
“从广义上讲,市民们赞成将这些新技术转化为治疗手段。”此次公众咨询的监管小组负责人、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内瓦·海茨说。
相关技术监管部门:政府应让治疗合法化
人工授精和胚胎学管理局建议,政府应该让线粒体替换疗法合法化。英国卫生部发言人回应说:“一旦在未来几个星期内收到来自人工授精和胚胎学管理局的详细建议,我们将会同商业、创新和技能部一起仔细考虑,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回复。”
该局同时建议,如果政府给新技术“开绿灯”,应采取相关政策予以严格管控,包括:只能由获得许可的诊疗机构实施线粒体替换技术;应对采用该技术出生的孩子开展后续研究;卵子捐赠人应被视作组织捐赠者对待,这意味着她们不能主张对孩子的权利;除非双方同意,否则新生儿未来无权获取线粒体提供者的个人信息等。(原标题:“一父两母”:让人欢喜让人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