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包汤圆,不露馅就是胜利。陆琦摄
■本报记者 陆琦
民以食为天。单调的海上生活,更离不开美食为之增色添香。
早上7点半、中午11点半、下午5点半,一日三次船上最盛大的派对,只要没有例行工作在身,谁都舍不得缺席。
在船上吃什么?
有人会想当然地认为,鱼虾等海鲜肯定是家常便饭。其实不然。偶尔加餐才能吃到的海鲜,还是从上一次靠岸地补给的冰冻食材,或许只能称之为“海物”吧。
出海之前,曾听“蛟龙”号海试人员说过,船上很难吃到新鲜蔬菜。或许一次次航行中类似抱怨听得太多,又或许此次在海上漂泊的时日还不算长,出海至今的这段日子里,蔬菜“主角”的地位还未曾动摇:清炒油麦菜、香菇油菜、蚝油生菜、清炒包菜轮番上场,凉拌黄瓜、海米冬瓜、清炒丝瓜也不甘示弱。
相较之下,每餐一荤两素里的“荤”反而略失了几分霸气:萝卜牛肉、山药羊肉、土豆排骨……似乎那些在冰箱里待久了的猪、牛、羊都不敢出来“独领风骚”了,“羞答答”地拉上个“搭档”陪衬方肯登场。
“友情出演”的炸鸡腿、炸小黄鱼、烤羊肉串,风头最劲。无论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还是婀娜苗条的妙龄女,也不管胆固醇、脂肪肝,也不管高油脂、卡路里,直接上手,大快朵颐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到这儿,不得不佩服船上伙房的4位“高人”。每天伺候六七十张嘴,没有两把刷子,怎敢担此重任。
大厨秦书文,配菜、掌勺由他做主,他脑子里的食谱出本畅销书绝对没问题。
在前几日停水停电的困难时期,大厨自创的“土豆肉丁猪油饭”,堪称“苦中作乐”的典范,让人不禁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咸肉菜饭。
粒粒分明的米饭油光锃亮,夹起一筷子,还没送到嘴边,肉香、菜香扑鼻而来,满满一筷子入口,米粒的软糯、肉的肥腻、菜的清淡,在猪油的催化下完美融合,绝对是“三碗不放筷”。
二厨刘永恒,负责配菜,刀工了得,那可不是电影特技,绝对是真功夫。
三厨史玉宝,别看他年纪不大,做面食可是一绝,馒头、花卷,有馅儿、没馅儿,变着法儿来。
管事于风涛,除了负责船上(包括厨房)记账管钱事务外(有点像财务主管),还要帮伙房择菜、打扫卫生、做宵夜,大忙人一个。
除了4位专业人士,船上的“民间高手”如云。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船在航行过程中,是无法垂钓的。在大洋上吃不到海鲜,着实令人遗憾。
为了享用到新鲜海鲜,只要船停在大洋上作业,船员们便抓紧一切机会,拿上家伙,下钩钓鱼。
貌似经过的海域渔业资源不太丰富,但鱿鱼还是很常见的。在船员们的熟练操作下,偌大的鱿鱼轻而易举地就上钩了,接着三下五除二地,一盘美味的爆炒鱿鱼便呈现在面前。四溢的香气随即吸引来一群“馋嘴猫”,又三下五除二将其消灭一空。那极鲜极美之味,须“天时、地利、人和”方可及。
美食的吸引力其实来自多方面。吃到嘴里的那一瞬间,固然妙不可言,而很多时候,制作美食的过程,也常常让人乐在其中。
除了4位厨师,在船上的伙房,经常可以看到其他船员、队员的身影。
择菜、洗菜、打下手帮厨都是家常便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亲自动手包汤圆、烤蛋糕……
晚饭后忙上个三五小时,腰酸背痛也全然不顾,不论最终味道如何、卖相怎样,嘻嘻哈哈打发光阴就已心满意足。
《中国科学报》 (2012-09-14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