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4日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有关部门及“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了解到,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将在4月底或5月初启动第三轮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2007年5月25日,南澳县海域发现一艘古沉船和一批瓷器,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该船是明代古沉船。2009年开始,国家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展开两轮“南澳Ⅰ号”打捞工作,目前共打捞水下文物二万多件,发现25个古沉船船舱。
据“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介绍,“南澳Ⅰ号”船载文物发掘工作已完成50%以上,有关方面将力争在今年完成沉船所有船载文物的发掘工作,目前详细方案已上报等待审批。
崔勇说,“南澳Ⅰ号”出发地应是福建省漳州月港,目的地可能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在去年的考古工作中,“南澳Ⅰ号”沉船船体结构得到进一步确认。崔勇说,专家们已初步判定,“南澳I号”较可能是一艘明代中晚期的贸易商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