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希
“仅仅是论文的署名问题,国内的学术期刊就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前不久被查出的论文抄袭事件,作者之一的某科学家,就以‘不知道被署了名’为说辞,别人也无法查证。”
4月5日,在中国科协举行的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座谈会上,中科院院士陈运泰丝毫不掩饰对国内学术论文署名问题“乱象”的无奈,并称之为“一锅粥”。
其实,署名上的混乱,仅仅是学术不端表现在科技期刊上的“冰山一角”。
从事科技期刊工作多年,颜帅把学术不端分了四类,“一是抄袭,二是数据造假,三是不当署名,四是论文拆分”。作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颜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利益的驱动。
在此问题上,中科院院士唐守正有切身感受。
“我的学生完成了一项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成果还很快推广到了其他领域”,但令唐守正不理解的是,这名学生把本来一篇论文就可写完的内容,非要拆成了三篇写。然而,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以后晋升职称的时候,会要求论文的数量。”
这个回答,让唐守正无言以对,“不能说学生错了,因为这牵扯到很多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的问题”。
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评论文章曾指出,全世界学术不端发生的概率大约为1/200,其中,中国和日本有上升趋势。
“这个数据值得我们注意。”唐守正认为,以黄禹锡事件为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但“我们要防止这个现象进一步蔓延。在管理和评价问题之外,科技期刊本身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审稿环节把关不严的问题”。
以论文署名为例,国外刊物的做法,通常是论文投稿之后期刊编辑部向所有署名作者发一封邮件,让他们确认自己在文章的作者之列,并需要与投稿人确认每个作者对成果的具体贡献,之后才开始进入审稿环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科技期刊在对待论文署名上,“十分含糊,往往资深一点的科学家署名在上面,其实也没作什么贡献”,身为《地震学报》中英文版主编的陈运泰认为,如果我国科技期刊能在审稿环节上与国际较好的做法接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科研道德失范的行为”。
在中科院院士王乃彦看来,审稿环节的严格把关,并不会让科技期刊吃亏。
英国一本物理杂志主编所讲的一句话,让王乃彦印象深刻,“要办好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排除那些质量不高的文章,这才能扩大杂志的影响”。因为,“如果质量不高的文章在这里发表了,那么高质量的文章就再也不会投过来”。
我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居世界第二,正在从论文大国向论文强国发展,但这却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不久前,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80%的科学家希望把论文投向国外。
“我们的科技期刊不是世界前几位,应该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术学会部部长沈爱民直言,“我国的科技期刊界要自己动手,自己拿自己‘开刀’。”
如何“开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需要建立规范,科技期刊要严把质量关。
“现在是海量出版的时代,一篇科技论文要想找到真正的小同行来评议,对于期刊来说,成本很高。”唐守正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科技期刊间建立联动制度,使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提高。
加强审稿环节,只是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的一种措施,沈爱民说:“更深层次的制度建设在于我国整个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是‘指挥棒’的设计,这是最根本的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
《中国科学报》 (2012-04-06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