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5 7:45:52
选择字号:
科学家突破高浓氨氮废水处理难题
 
本报讯(记者郑金武)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与工程示范”获得2012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突破了高浓氨氮废水处理难题,形成了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氨氮废水清洁处理工艺,在有色冶金、稀土、氮肥等行业建成并投运30余套示范工程。
 
近年来,我国水体氨氮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氨氮已超过COD(化学需氧量),成为影响我国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首要指标。2011年全国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260.4万吨,相当于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的4倍左右。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快速”发展阶段,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巨大,亟须提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水平。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天津大学等研究单位联合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等工程实施单位,集成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合作研究开发出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工艺和工业化应用装置。
 
该技术通过精馏脱氨工艺量化设计,设计制造高通量、低阻降、高分离效率、抗结垢新型塔内件,且全过程控制自动化,实现了工业高浓氨氮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氨氮原始浓度1~70g/L的氨氮废水经该技术处理后,氨氮浓度可降至10ppm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ppm),且处理后的氨氮污染物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用于制备高纯浓氨水产品。氨氮污染物削减率和利用率均大于99%,全过程无废水、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
 
据悉,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有色冶金、稀土、氮肥行业等典型排污单元建成处理规模为100~1000吨/天的示范工程30余套,有望成为有色冶金、材料、煤化工等行业高浓氨氮废水处理的行业替代性技术。
 
《中国科学报》 (2012-11-15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