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根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9 9:01:01
选择字号:
广西省防城港市昌菱糖厂:甘蔗酒精废水华丽转身

 

农场工人朝新植的甘蔗喷洒酒精发酵液。
 
■本报记者 贺根生
 
糖厂生产酒精的废水,由于有机污染物浓度极高,向来是糖厂的“包袱”和“祸水”。但《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在广西省防城港市昌菱糖厂看到,这些废水居然成了抢手货。
 
在昌菱糖厂的三级氧化塘,冒着热气的深褐色液体从管道徐徐流入水池,几辆罐车在塘边泵台灌装废水,还有十几辆罐车沿着山坡小路从塘边一直排到坡顶等候。
 
记者走近一辆在池塘边等候的罐车,问:“你们排这么长的队,就为拉这些废水?”
 
“这可是宝!是世界上最好的肥料。”坐在驾驶室吃着盒饭的年轻人笑着回答。
 
“世界上最好的肥料”
 
这位年轻人叫黄志祥,是离此十几公里的在妙镇有生村村民。
 
他告诉记者,他家从2008年开始使用糖厂生产酒精的废水喷淋甘蔗。尝到甜头后,2010年自己买了一台二手油罐车。“每年从糖厂拉200车酒精废水,一半给自家100亩蔗地用,一半为亲戚、邻居服务。”
 
随后,记者来到昌菱农场二队的一块新植蔗地。
 
地头路边停着两辆罐车,几位农工手握喷管,在给垄沟里的蔗种喷淋拉来的废水。
 
伴随着罐车上水泵突突的响声,从喷管口射出的褐色水柱将沟两边的土冲入沟内,很快就把蔗种覆盖了。
 
“师傅,酒精废水种蔗行吗?”记者问道。
 
“太好了!没用之前,亩产甘蔗只有五六吨;用了它,现在达到七八吨了。”该农场二队农工凌克兴回答说。
 
他告诉记者,他承包了场里80亩蔗地,过去遇春旱,新植蔗4月才能下种,现在用了酒精发酵液还田技术,再也不用看天种蔗了,而且产量也大幅提高,这个榨季甘蔗收入20多万元。
 
昔日祸水,今日财富
 
昌菱糖厂是一家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白糖和糖蜜酒精的企业,每天排放的酒精废液有1000吨。酒精废液的化学需氧量非常高,处理不好,流入江河,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腐败、发臭,水质恶化,造成鱼虾、贝类等因缺氧而死亡。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日产100吨的酒精生产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比一座100万人口的城市日排放污染物总和还要多。我国甘蔗糖蜜生产酒精,每年会产生几百万吨高浓度发酵液,对这些废水,企业大多通过筑塘、造罐进行厌氧处理,投入巨大却难以实现有效治理。
 
昌菱糖厂副总经理蓝日星告诉记者,过去,糖厂采用三级厌氧塘处理,每年投入环保治理费300多万元,都未能从根本上制服这个恶魔。废液流入氧化塘,两三天后特别是遇到下雨,臭气熏天,周边群众意见纷纷,排放的废水越来越多,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过,广西农科院院长、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李杨瑞主持研发的甘蔗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终于为这些废水找到了理想出路。
 
“其实,酒精废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甘蔗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大可利用。”李杨瑞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广西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2006年,昌菱农场采用他们的技术,每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5000亩,不仅有效破解了环境污染难题,每年省去了300万元排污费,而且变废为宝,用它喷灌甘蔗,平均每亩增产24.8%,糖分提高了1个百分点;糖厂的吨糖耗蔗量、出糖率等技术指标进入了国内最好水平,企业每年增收1600多万元。蔗农也从中得到实惠,节支增收3000多万元。
 
产研合作推广的结晶
 
“产研合作、优势互补、共促推广,是甘蔗酒精发酵液还田取得成效的关键。”昌菱农场总农艺师陆辉德表示。
 
其实,昌菱农场在上世纪末就开始酒精废液浇灌蔗地的尝试,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撑,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烧苗和减产。后来与广西农科院合作,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李杨瑞则介绍说,广西农科院是从来访的古巴同行中受到启发而进行相关研究的。他们先通过分析测试,证明酒精废液不仅无毒和无重金属残留,还含有丰富的甘蔗生长所需有机质;然后,根据广西实际,寻找到通过稀释将废液控制在可适应甘蔗生长的溶液浓度。
 
李杨瑞表示,虽然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在推广中如果没有昌菱农场的支持,也难以成功。“科研单位技术优势与企业示范平台优势的结合,促进了酒精废液的应用。”
 
2005年以来,广西农科院和昌菱农场还共同实施了两项酒精废液环保利用课题,研发了喷淋盖土、地膜保水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冬春旱区缺水难题,将甘蔗种植提前了2~3个月。同时,以农场为主体,职工、村民带车加入,组建运输公司,解决了废液还田的运输难题,促进了该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让昌菱糖业进入“甘蔗—制糖—糖蜜—酒精—发酵液—甘蔗”的良性循环。
 
李杨瑞告诉记者,我国每年生产糖蜜酒精约50万吨,产生酒精发酵液650万~750万吨,如果此项技术在全国蔗糖企业推广,便可替代16.25万~18.75万吨化肥。而且,最重要的是帮助糖业走上循环经济之路,使环境得到了保护。
 
《中国科学报》 (2012-03-19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