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舸 周恬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30 8:08:11
选择字号:
高校跨省成果转化打造“长沙联盟”
 
本报讯(记者成舸 通讯员周恬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技术成果有了一个共同的输出地——湖南长沙。10月28日下午,成立于2011年的我国首个跨地域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在当地举行工作年会。
 
据了解,自2008年科技部批准首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以来,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跨地域转移上,高校多为“单打独斗”,科技成果较少成批输出;且个别地方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不利于技术成果的全国流动,导致个别地方高校存在重复科研现象。“长沙联盟”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局面。
 
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长沙联盟”成员单位已达26所,其中17所高校来自长沙市外,并在长沙组建了技术转移中心。5年来,在长沙的技术转移中心共推进和实施技术转移项目341项,解决企业技术需求367项,成交总额逾11亿元。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共产生科技成果253项、专利94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3项。此外,联盟高校积极推动湖南省行业平台建设,参与组建了烟花爆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烟气脱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长沙)中药产业技术联盟等,实现了行业联盟与高校联盟的有机对接。
 
在本届年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签署“组合蛋白质及氨基酸调制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开发”项目,签约金额达1000万元,成为继华南理工大学与长沙市质检部门共建“食品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后,湖南省外高校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又一技术转移合作。此外,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7所高校与长沙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覆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签约金额近千万元。
 
联盟成员单位代表表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联盟这一机制在为地处中部地区的长沙解决“引智”难题的同时,也为高校解决了跨省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问题,为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他们同时呼吁进一步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加快知识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科学报》 (2012-10-30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