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扬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8-1 12:40:46
选择字号:
部分高校招生诚信受考验 预录取成空头支票
 
相关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不愿多谈
 
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南京大学招生办对“鸽子门”的回应是,安徽无为中学的几名签了“预录取通知”的考生是因为分数未达到南京大学的投档线,无法投档而与南大失之交臂。但媒体在试图联系今年南京大学安徽招生组组长张生和与上述考生签订“预录取通知”的翟老师时,前者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后者仅回复称“要请示组长”。
 
7月27日,记者拨打了南京大学招生办的电话,但无人应答。随后,记者拨打南京大学今年在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招生负责人办公电话,均无人接听。
 
记者随后联系上南京大学今年在山东的招生办负责人。当提到“预录取”的问题时,他回避了记者的提问,并说这些问题要11月时才能回答。
 
7月31日,记者向今年山东大学负责在聊城招生的王老师求证“预录而未取”事件时,他给记者的答复是“目前没有时间,请联系招生办主任”。
 
记者随即联系上山东大学招生办副主任朱德建,他向记者证实了今年聊城有考生“预录而未取”,但不愿在电话中多谈。
 
上述考生家长告诉记者,因为缺乏对高考招生政策的足够了解,招生老师在宣传“预录取”时又都比较肯定,加之“预录取通知”上有公章,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录取上。
 
据喻诗文介绍,南京大学负责招生的翟老师“话说得比较‘死’,只要达到645分,就能录取。”当时他问翟老师,“第二志愿能不填吗?”对方“只是笑笑,没有答复”。不过,为了防止“万一”, 喻诗文还是为女儿填了B志愿。
 
在投档线公布前,喻诗文一度放心不下,曾经电话咨询南京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彼时,他被告之:“没问题,既然预录取了,就会想办法录取你。”
 
记者发现,南京大学安徽招生组组长张生在2008年和2010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提到过“预录取”的可靠性。
 
张生在2008年做招生宣传时提到:“我校今年在安徽招生有个新政策的革新,预录取制度。我如果承诺录取你,给你一个预录取通知书,将来我一定保证录取你。”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