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等人合作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的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顾东风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和致病因素及其流行变化趋势的研究。近年来,他又将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环境因素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相结合,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研究及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国家做点事情
顾东风于1978年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于1983年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1990~1992年,他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奖学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二波“出国潮”,大批科技人才赴海外谋求发展,和他同一批出国的人,也有许多留在了国外。
“我也有过留下来的想法,但最后还是决定回国做点事情。”1993年初,顾东风回到北京。
刚回国时,顾东风居住“筒子楼”。谈起那段“艰难时日”,顾东风笑笑说,要说一点困难没有也不是真话,但工作很忙碌,大部分时间都在单位和调查现场度过,也没觉得有多难。
跨越10年的大调查
1991年10月,阜外医院牵头完成我国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现场工作,并由阜外医院流行病研究室负责汇总。作为研究室主任,顾东风参与整理和撰写了题为《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和变化趋势》的重要学术论文。
1997年,为研究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流行趋势,顾东风主持开展了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该项研究需要对1991年的高血压调查样本进行大规模随访。刚一开始,研究就遇到了许多挑战。首先是时间比较久远,没有电子数据库,档案收集起来难度较大。
“有的人已经退休或者去世了,档案没有继续保存。有些地方遭遇了洪水等自然灾害,档案遗失了。”顾东风说。
工作的另一个困难,是资金问题和人员短缺。当时国家科研经费紧张,想申请项目专属资金极为困难。随访数十万人,如此大的样本量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无法进行。
“这些样本资料对于研究我国疾病谱的转变、心血管等重大慢性病负担和发病死亡影响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当时,我每天想的最多的事,就是如何把这些资料从全国各地搜集回来。”顾东风说。
除了寻求卫生部、医科院和地方卫生局等部门的支持外,顾东风在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赴美发展的何江教授的帮助下,成功从美国心脏病学会申请到了宝贵但有限的启动经费。
与此同时,顾东风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帮助组织翻译最新《国际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指南》和编撰印刷《高血压防治手册》等方式,又从国内一些医药公司筹到部分经费。
就这样,顾东风带领科室成员和全国合作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历时4年共搜集17个省市近18万人的调查材料。
材料搜集回来后,顾东风聘请资料输录员花了近3年将资料录入计算机。同时,还组织专家审核搜集回来的调查表格,对调查对象的发病诊断和死亡原因进行核实。
采访时,顾东风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边角有些发黄的照片,那是2000年6月28日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高血压随访研究现场工作总结会议的合影。虽然距离那次随访研究已10年有余,但他一直将这张合影珍藏在自己的书柜里。
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基于覆盖17个省市、近18万份的前瞻性队列人群的一手样本资料,顾东风和他的同事证实了调查之初所提出的我国疾病谱转型、主要死因及重要影响因素的假说,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中风、心脑血管和肿瘤三项疾病累计,尚不足死因构成比的17%。而到了90年代末,在40岁以上成年人的死因中,三者的比例已经占到60%以上,疾病和死亡谱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顾东风说。
顾东风与吴锡桂、何江等人合作,在《新英格兰杂志》、《美国医学会会刊》、《柳叶刀》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由于研究对于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两篇论文被《新英格兰杂志》列为特殊重要文章。
但他并未就此止步。顾东风先后又组织了“中国心血管健康合作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趋势和综合控制研究”。为了应用分子遗传学与人类基因组技术,探索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因和开展个体化防治,他还在1999~2000年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从事人类遗传学研究,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课程,获得博士学位。
顾东风告诉记者,未来他将继续围绕心血管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基因和环境交互影响的致病作用进行研究,而由于我国疾病谱的转型,他还将在掌握我国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地区及人群流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社区人群防治的转化医学研究。
在被问及从事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多年的心得和感悟时,顾东风摆了摆手说:“感悟谈不上,希望倒是有两个,一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经得起同行和后人的检验;另外是希望国际上能听到我们自己的声音。”
“我国不仅经济要发展,在疾病防控方面也要同步发展。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在心血管流行病防治工作中,让国际听到我们自己的声音,掌握更多话语权。”顾东风充满信心地说。
《科学时报》 (2011-07-15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