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华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13 9:34:42
选择字号:
《钱学森》: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

 
钱学森生前认为,中国高校口头上都在说搞特色,但是真正在实际行动中,喜欢这也发展,那也发展,面面俱到,没有把尖端人才培养的重任落到实处,若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还不能培养出领军人才,会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这绝非耸人听闻的言论。
 
《钱学森——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黄宗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这是著名词作家阎肃对钱学森一生诗意的评价。
 
陈华文
 
2011年12月11日是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诞辰百年的纪念日,为了客观再现钱学森为中国国防科技、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清华大学出版社于9月推出了《钱学森——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一书。钱学森生前最为反感传记之类的读物,凡是有关他的那些所谓传记,他从来不看。若钱学森在天有灵,对这本书可能不会讨厌,因为书中的作者曾经就是他的同事、朋友和老部下,所有文章,都曾经过他修改、审核、同意后才发表的。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史料可信、文笔朴素、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钱学森为人为学的敬仰之情。
 
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他的诞生,注定和中华民族一百年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钱学森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后被公派到美国求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航空科技,获得博士学位。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他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他不顾美国方面的阻挠,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是老海归,也是无数华人留学生的楷模。回国后,他把所有的智慧、知识和激情,都投入到了我国国防高端科技和航天科技领域,如果不是钱学森这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倾力奉献,那么中国的导弹技术、航天技术至少要延后数年。
 
新中国要在国际上有话语权,给敌对势力形成威慑,发展国防科技至关重要,这一点,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想得比谁都清楚,看得比谁都明白。浓浓爱国心,是钱学森在科技领域勇敢探索的不懈动力。在新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没有谁比钱学森获得的荣誉更多,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王寿云生前曾经是钱学森的秘书,1965~1982年在钱学森身边工作,可以说他是最了解钱学森的人了。在本书中,他撰写的《为了祖国的复兴:钱学森1955年归国前的人生经历》一文,详细真实地介绍了钱学森人生不平凡的“上半场”。
 
众所皆知,钱学森少年时代就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可是他对于艺术、哲学也是喜爱至极,这对于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他在很多场合说过: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懂一点哲学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对于科学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钱学森: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一书中,张维、罗沛霖、宋健、戴汝为、王永志等院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钱学森治学、科研以及主要的学术思想和科学贡献。
 
1960年,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这凝结了钱学森等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当时郭沫若还专门为钱学森赋诗一首:“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突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钱学森作为那一代知识分子,也是极少数的幸运者,从他回国起就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照顾。即使在十年“文革”动乱期间,他也能安心科研。
 
本书中,还收录了钱学森一些书信。这些书信讨论的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国主义、智能科学、科技前沿、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人类未来等诸多问题。通过阅读一封封书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不是那种仅仅搞专业研究的书呆子,而是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抱以密切的关注。
 
阅读本书时,我深切感受到钱学森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当之无愧的精神标杆。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这句话确实没错,但是科学是由人来研究的,是人就有感情,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祖国。钱学森年轻时就担任过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原本他可以过得很好,但是当自己的祖国需要他时,他奋不顾身漂洋过海归来了。他也曾经说过:“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作准备,为了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他还多次表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担忧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本书中,收录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生命中最后的时间里,他在医院里断断续续地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到了自己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尤其是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很是关切,最后他的疑问就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了,为什么不能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带着深深的不安,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驾鹤西去,走完了坎坷而又壮丽的一生。
 
钱学森生前认为,中国高校口头上都在说搞特色,但是真正在实际行动中,喜欢这也发展,那也发展,面面俱到,没有把尖端人才培养的重任落到实处,若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还不能培养出领军人才,会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这绝非耸人听闻的言论。大学没有大师,难以产生大师,何其羞愧!何其悲哀!对于这一点,中国高等教育界、科技界都要好好反思“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去世后,2010年被央视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授奖词精辟地概括了他的人生历程: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科学时报》 (2011-12-13 B4 读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