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28 9:01:04
选择字号: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研讨肿瘤治疗:一切了之?
 
□本报记者 潘希
 
“拿起手术刀,我们连同器官带病灶一起切除,然后用化疗把癌细胞消灭,再结合靶点去改变患者的基因,这样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我们在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时,应该告诉他们,肿瘤是该彻底除掉还是控制?”
 
在30年从医生涯中,做了一例又一例肿瘤切除手术,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王岭却开始感到“困惑”。
 
追究“困惑”的原因,在于多年来肿瘤发病机制的不明确,并导致其临床治疗方法上的单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南表示:“从事肿瘤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但肿瘤发病率却并没有因此而下降,且还在缓慢持续升高。”
 
“这是临床医生的无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董红霖说,面对肿瘤,“我们是堵,是防,还是治?”
 
尽管这次中国科协第5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的主题是“肿瘤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的前景与挑战”,但各路医学专家却在未来的肿瘤研究思路上碰撞出了火花。
 
肿瘤治疗遇到瓶颈
 
段建锋是陕西汉中3201医院普通外科的一名医师,在还不算长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病例令他记忆犹新。
 
4年前,一名60多岁的女性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然而,不久前复诊时段建锋发现,她肝部的肿瘤仍然存在,但患者仍在继续生存。
 
另一名结肠癌患者却没那么幸运,经过所有检查后,他切除了体内的单纯局部肿瘤,但术后仅3个月,肺部和肝脏即发生转移,生命堪忧。
 
“这就是肿瘤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化问题。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病人活的时间长一点,生活质量高一点。”段建锋认为,如果研究没有建立在这点上,就无法体现肿瘤研究的现实价值。
 
在王岭看来,人类跟细菌的抗争值得好好回顾和吸取教训,借鉴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可以更好地让人类研究和应对肿瘤。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人类不知道细菌是什么,还无法控制它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非常怕受伤,因为伤口感染会导致死亡。”王岭说,当时医生的做法,就是将受感染的部位切除掉,“与现在手术治疗肿瘤的情况非常像”。
 
一直以来,肿瘤治疗以杀灭为主,西北大学副校长陈超认为,人类已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自然,其实,“应该站在自然或生物进化的立场上看待人类”。
 
人体由一千万亿个细胞组成,每天有一千亿个细胞发生分裂,其中有100到1万个细胞会突变,而突变细胞都可能发展成肿瘤。
 
所以,“光靠打击不能彻底消灭肿瘤,因为它产生的环境还会促使它再次发生”。军事医学科学院三所主任于继云说:“也许以后肿瘤治疗的目的是要达到人瘤共存。”
 
临床与基础应结合
 
无论传统治疗方法,还是细胞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的肿瘤防治策略,都面临着如何准确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以及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的挑战。
 
段建锋指出,临床外科医生现在遇到了一个瓶颈问题,“一些肝胆外科医生已经没有完不成的手术,但切除的多少,与病人愈后的关系并不清楚”。他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病例资源,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的肿瘤患者达2000万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增200多万例,死亡逼近200万人。但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肿瘤基因样本库,且在肿瘤治疗和用药的标准上,我国多是参考美国的NCCN标准。
 
“因为涉及种族不同,基因组上会有一些变化,肿瘤发生率、治疗效果都会有差别。”唐都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何显力认为,基础研究可以跟随欧美的研究方向,但临床医生也跟着这个方向走的话,就会存在问题。
 
“临床医生也非常希望参与到基础领域研究中去。”段建锋说,他所在的医院,每年肿瘤的手术量大约在6000多例,而“切除组织的这些标本白白浪费掉了,这在国外是很难想象的”。
 
值得借鉴的是,国外的患者在进入临床后,所有体检信息和病历甚至手术方案资料十分齐全,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差距。
 
“如果我们的临床医生也能将这样完整的资料放到基础科学家手中,临床和基础之间的相互结合才能做到最高效。”陈志南说,“从事基础和临床的两类肿瘤学家,应该共同奋斗,任何一方跟不上,都会非常遗憾。”
 
《科学时报》 (2011-10-2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