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沛 刘淑 来源:江淮晨报 发布时间:2010-9-19 12:52:23
选择字号:
欧阳自远谈探月计划 将首次在月球天文观测
 
他,虽已75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浑厚的声音响彻中科大水上报告厅。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看月球, 一开始真有点忐忑不安,直到3秒后才传来信号。”指着“月球影像”PPT,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和台下的90后大学生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月球”的对话。
 
从下午15点到晚上21点半,欧阳自远连续做了两场报告,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因为台下的学生希望听的多一点,再多一点,对于从未谋面的月球,他们兴致盎然,这是他们第一次与遥远星空如此近距离的“接触”。
 
释疑篇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着“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月球表面,为全人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但关于登月是场骗局的讨论从未停歇过,甚至连美国本土都有上千万的人怀疑阿姆斯特朗登月的真实性。
 
“美国人真的很聪明,不花一分钱的宣传费,就让人类对‘阿波罗’念念不忘40年。”欧阳自远说。
 
质疑
 
阿姆斯特朗登月就在摄影棚拍的
 
“怀疑登月真实性的人们说阿姆斯特朗就是在摄影棚拍的。”欧阳自远列举了四大质疑。
 
质疑1: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没有空气的流动,美国的国旗怎么可能有迎风飘扬的感觉?
 
质疑2:从视频和照片看,背景是漆黑的夜空,但却没有星星,这就是在摄影棚拉一块黑幕拍摄的。
 
质疑3:宇航员站在登陆舱的附近,但地面出现两个甚至更多的影子。月球的光源只有太阳,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影子,难道是摄影棚的侧光灯?
 
质疑4:阿姆斯特朗的脚印特写,在月球干燥的表面上怎么可能这么清楚?
 
解释
 
月球上确实有人类走过的痕迹
 
难道1969年阿姆斯特朗的登月真的是弥天大谎吗?欧阳自远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释疑1:正因为月球的高真空,几乎没有什么阻力,宇航员把旗杆放开后,杆子的晃动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晃啊晃啊,旗帜也就会有飘扬感。
 
释疑2:那个年代的摄影用胶卷,月球表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达110-130度,面对漆黑的天空拍摄,曝光时间肯定不会太长,闪烁的星星自然也看不见了。
 
释疑3:这就更简单了,登陆舱的表面是金属材质,加之他是多面形的,会反光啊,阿姆斯特朗的一个影子就是登陆舱反光形成的。
 
释疑4:正如大家所知,月球没有一滴水,没有风雪雨霜,只有矿物颗粒,且和地球上圆形的颗粒不同,月球上矿物颗粒都是多角形的,一踩一挤压就形成了清晰地鞋印。
 
“这些黑色印记的线,就是人类走过的痕迹。”欧阳一边翻着PPT上的“月球影像”,一边解释,“我们通过月震仪获得月亮上的各种数据,如果没有人类把它带上去,仪器总不会自己跑上去或者被扔上去吧。全世界的科学家没有人认为‘阿波罗’是假的。”
 
揭秘篇
 
“嫦娥三号”要“深入”月球看看
 
欧阳自远:中国造最高智能机器人将登陆月球
 
将于今年年内发射升空的“嫦娥二号”,将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对嫦娥三号的探月“旅程”进行侦查和准备。欧阳自远9月18日在中科大透露。
 
“嫦娥三号”将带上一辆车
 
计划于2012年发射升空的“嫦娥三号”将实现中国探月工程中第二步骤“落”的任务,它将携带月球车在月球上着陆。欧阳自远介绍,从着陆器里面走出的月球车将是中国最高智能的机器人。
 
欧阳自远说,这个月球车可以自己导航、爬坡、选择路线,还能自发地选择仪器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探测,并最终将数据传输回来。
 
雷达装置“可看”月球内部
 
“嫦娥三号”还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窥探”月球内部的工作。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三号”上携带的月球车,底部还被安装了雷达装置。这个雷达装置可以探测到距离月球表面几百米的深处,“相当于把月球切了一刀。”欧阳自远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这样月球车可以边走边切,在行走的过程中同时测月球内部的结构。”
 
首次在月球进行天文观测
 
欧阳自远透露,“嫦娥三号”将同时携带着陆器和月球车“奔月”,“着陆器和月球车搭配在一起工作,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着陆器降落在月球之后,就在固定的地点工作,而不能移动。科学家在着陆器上安装有很多照相机,并且在着陆器上安装有天文望远镜,用它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尚属世界首次。
 
同时,着陆器上还安装有紫外照相机,用于在月球上观测地球。由于月球上没有风、雨、云等,这样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对于观测地球来说,提供了绝好的观测条件。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