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国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17 9:11:00
选择字号:
孙国际:掌握科技教育规律才能有所创新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学生多了学校大了,杰出人才为何不“冒”了》,《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1月28日)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对此问题的破解。
 
其实,钱老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已经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性答案。他明确指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我们必须设法解决,要不然,我们的科研人员多了,经费支持力度大了,可杰出的科技成果与人才还是“冒”不出来。
 
其实提出一个严峻的任务:在当今我们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对科技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尤其先要研究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即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新理论研究。也就是超越已有的科学学、科学技术史、自然科学哲学、技术经济学乃至于生产力经济、自然辩证法、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理清科学究竟是什么,揭示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客观要求、创新文化的科学内涵与历史渊源、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规律,探索出有效地运用创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一般方法与途径,形成一项专门性的理论研究——创新理论,才能有效地结合其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引导、启发;才能够使投身于创新探索的人们更加有效地进行创新性的工作。
 
科技工作者不能只是研究科学、技术,还必须知道甚至研究科学及其技术发展的规律。要知道自己着手进行的工作在其科学、技术领域中是什么位置,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环节,从而找出其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路径、方法后,才知道如何在国家、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中凝练出科学问题,去创造与发现。科技管理者、领导者更须了解、掌握,甚至也要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趋势,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好谋划,因势利导地作好系统性事业的管理与引导。
 
总结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近百年来许多最基本的科学理论都不是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来的。这固然与近现代我们的科技发展处于落后、跟踪状态有关,但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学习与跟踪,我国目前却仍然很少有人去思考或研究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就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缺乏理论思维的归纳能力,从而难以实现理论创新——这就是我们不能在科学源头上作出重大创新、出现大师级科学帅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在科学理论、思想方法上有重大发展与突破,才有可能到达科学技术研究的新高度。
 
具体的科学理论创新,除具有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规律之外,在其形成过程中还会受到个人背景、民族文化、社会氛围、教育程度、发展要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最终体现为,其探究的动力是发自主体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创造、发现,还是不得不去接受、学习,然后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两种动力导致的成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其实质却大有不同,并将直接决定其发展是否具有潜能和后劲。只有具备内生式、主体意向性创造的潜能优势,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后来居上,乃至引领时代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科学时报》 (2010-5-17 A4 科学基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