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建辉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0-1-5 10:57:47
选择字号:
研究显示论文买卖情况严重 学术道德制度建设存在较大缺陷
 
买卖论文市场分为高额赢利性版面费市场、非法学术期刊市场、代写论文市场、代发论文市场、论文荣誉市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1月4日介绍,为研究,他们与非法论文中介网站QQ交流,同时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方法统计。2008年6月2日,互联网上中文仅“代写论文”一个关键词搜索量超过3.5万次,这是他的研究团队近年网络监控该数据的峰值。
 
代写论文市场最火爆的时候,为何与大学生临近毕业离校几乎同期?沈阳分析,代写市场的买家中,高校本科、专科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卖家及枪手很多是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庞大的本科、专科生买家群体因论文只需提交校方审核答辩,无须发表,因而没算进1180万有论文发表需求队伍。但他们无疑是买卖论文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反剽窃软件今年上半年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抄袭论文风险大增。抑制剽窃论文行为的同时,客观上带来更多买家寻求论文代写中介,或直接联系枪手买论文。同时,论文代写市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如中介和枪手们承诺论文质量有保障,还保证论文具有原创性,不会被反剽窃软件测出,这些都助推了2009年论文代写市场的活跃。
 
再看看论文代发市场。这里,不仅非法期刊代发买家提交的论文;只要付费,大批正规学术期刊也发表买家从非法网站、中介、枪手处买来的论文。由于论文代发市场营销模式更便利,他们赢得更多回头客。
 
论文荣誉市场更是令人瞠目。花上800元人民币或更多,卖方能为买方提供论文的国家级评奖(这些评奖大部分都是虚假评价),包括盖章的评审鉴定和奖状证书。
 
沈阳介绍,据他的研究团队统计估算,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其规模已膨胀5.5倍,论文买卖的销售额近10亿元。
 
沈阳的研究不限于中国,他还研究36个国家的英文论文买卖。他采集了640个英文买卖论文网站链接,对IP日流量大于1000的网站进行流量分析,估算出英文论文买卖交易总量为1.05亿美元,即约7.1亿元人民币。
 
沈阳发现,每天约654个中国IP访问这些买卖论文网站,1年就是23.9万个;按2%—6%购买成功,则2009年有4774—14322名中国人购买了英文论文。因国内高校对英文论文发表奖励更高,这些买来的英文论文,一般在英文会议或海外的英文期刊上发表。沈阳还发现,最近两年,每年有近100人购买高端的国际级别(SCI)学术论文。
 
从绝对量而言,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买卖英文论文的情况较严重。就人口基数而言,乌克兰、新加坡买卖英文论文较严重。而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国情况则相对轻微。
 
沈阳说,对比中文和英文买卖论文市场现状可知,中文论文买卖的情况要比英文的严重。这种现状折射出中国在学术道德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缺陷。
 
1本非法期刊年纯利72万 作者不少来自重点大学
 
沈阳介绍,根据他的研究团队网上调查和实地走访,他们总结出虚假期刊具有以下特征:内容庞杂,行文不规范,如英文译名不准确等;在形式上,期刊较厚,字体超小,不宜阅读,没有广告。正规杂志为弥补收入不足,会有适当的广告;而非法期刊为掩人耳目,一般不拉广告。
 
据分析,平均每一本这样的期刊刊载169篇论文。从169名论文第一作者分布看,高校是主动或被动上当受骗的“重灾区”。统计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发现,不少来自国内重点大学。
 
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虚假期刊厚度平均为256页。以1个页面收费300元计算,整本期刊可收费76800元。为使利润最大化,不法分子还进行论文评奖,要求用户附上数百元以参加论文评奖;此部分收入大约每期可增加5000元左右。扣除成本,1期杂志利润为60040元;如果1年印12期,当年利润约为72万元。
 
这些非法期刊凑够论文就开印。有些非法期刊社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却能同时印刷十几种非法学术期刊,所牟取的非法年利润超过700万元。
 
为验证某些非法期刊的发行情况,团队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以“中国xx杂志”,在Google中搜索,返回页面达到1.8万项;以非法期刊的出版机构“中国xx研究会”为搜索词,返回页面达到29100项;以“中国xxxx研究会获奖”为关键词,返回结果为699项。
 
经手工统计发现,获奖者遍及全国各地;各地教育机构都以获奖为荣,并未细查期刊真假。1本非法期刊就有如此多的返回结果和社会影响,可见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对当今中国的数字出版和学术秩序已构成很大威胁。
 
供需失衡导致买卖论文泛滥
 
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而背有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ll80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4日向本报披露,滥下论文指示,导致了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等种种乱象。
 
沈阳和他的团队开展了3年多的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专题研究。4日,他拿出其中一组数据:我国现有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约9468种;查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可知,我国国内2008年发表于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约有248万篇。
 
另一组数据是:我国每年有l00万高校教师、约l00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30万科学研究人员、500万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以上卫生行业技术人员有论文发表需求,合计超过ll80万人。
 
排除部分人员非每年必须发表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发表需求,却注定没有机会。这数百万人中,相当比例迫于毕业、评职称期限临近,具有刚性的论文发表需求,只能求助于网上或网下的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解决。
 
研究表明,包括非法期刊在内,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规模达l0亿元。
 
沈阳说,明知期刊容量有限,全国大大小小的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为何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甚至普通职员下达严苛的论文发表指标?
 
“论文崇拜”毒害很大
 
按当前标准 袁隆平评不上副教授
 
国内期刊满足不了全国发表论文的需求,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何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等下达严苛的论文发表指标,而且“捆绑”上他们毕业、升职的前途命运?
 
沈阳4日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崇拜”!单位论文发表数量越多,发表级别越高,就表明越有水平,各种荣誉与利益分配来得就越快越多。
 
全国合法刊物1年可发表论文248万篇,与1180万人发表论文的需求相比,供需比为1∶4.76;也就是说,接近5篇论文得“挤”1个合法的发表论文的版位;绝大部分的命运是:“落马”。
 
单位如何将论文“压”到个人头上?一般的过程是:细化为考核指标,下达到具体人身上。然而,这1180万人面临的现实是,论文无论是自己写的、抄的还是买的,都可能面临高价版面费,或根本无正规渠道可发表;于是,花钱求助于论文代发中介,在正规的或非法的期刊发表。
 
沈阳说,按当前重点大学副教授论文评审标准,袁隆平是评不上副教授的。但全国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超过袁隆平对学界和世界的贡献者又有几人?论文崇拜在我国流毒之深、之荒谬可见一斑。
 
建议立法 管制买卖论文
 
面对买卖论文快速蔓延之势,沈阳建议:国家应立法管制买卖论文,明确认定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惩治买卖论文等不法行为时,公众和公安机关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论文交易之后,将虚假论文发表于非法期刊问题,是中文论文交易的特点。新闻出版部门应稽查,发布非法学术期刊目录,惩处不法分子。对于买卖论文校园广告,应责成学校有关部门将信息反馈至公安部门,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买卖论文行为。沈阳同时建议:参与制定全球范围内的远期规划,组织制定“全球学术道德公约”,强化监管,降低论文需求。
 
沈阳同时还提出“治本之策”:探讨研究成果发表、项目评审、学者评价制度的组合拳政策,出台《中国学术规范法》等。
 
当前我国论文发表制度已到改革临界点,应尽快取消非研究人员评审职称需要论文的规定;尽快取消非研究性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论文答辩和论文发表要求,采取自愿答辩制度;采取措施,避免部分高校硕士生、博士生因为生活困难成为论文枪手;尽快降低论文在应用性学科的评价权重;大学排名大幅度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口碑权重;尽快启动国家级网络论文发表平台,出台各项政策鼓励期刊尽快网络化,鼓励网络先发表,再评审。
 
构建国家级论文网络发表平台
 
如何解决现有期刊体系发表论文数量有限的缺陷?如何让发表出来的论文真正推动科研、助力产业?沈阳提出,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国家级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是当务之急。
 
在这个平台,论文发表者可随时将论文贴到平台上,同行业学界人员组成评审组进入评审系统网上打分。沈阳介绍,类似平台在美国已运转得很好了,国家承认通过网络评审发表的文章;另外,业界权威专家通过评审系统提出修改意见,作者能第一时间修改文稿,并使论文站到学界研究的最前沿。所有操作在网上公开进行,可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和交易行为。
 
沈阳提出,网络发表平台的构建,应力避国内论文发表重数量、重发表级别的积弊,应注重论文本身的评价及其社会和经济技术价值。同时,应提倡纸质期刊也网络化发表,以此接受公众监督,提高论文质量,注重论文的产业转化价值。他呼吁,不能再搞评审结题就万事大吉的“钉书机工程”了。
 
武汉高校大学生坦言:有发表论文的压力
 
沈阳4日介绍,6类人员中的前3类还包括一部分卫生行业技术人员,他们都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需求;而我国1983种核心期刊每年可发表论文总数为53万篇,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以武汉部分重点高校为例,这些高校的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中比较小的一部分)发表论文1篇,方具备毕业条件。在数量有限的权威期刊发表论文难度极大,最高的单篇版面费超过3万元。所以,博士生们经常会在论文署名时将导师名字加在自己名字之前,以导师的声誉开路,论文容易发些,同时还能化解发表的经济压力。
 
连在校本科生都有一定的发表论文压力。记者4日联系到武汉地区几所高校的一些大学生。一所重点高校的刘姓大三学生说,评奖学金和保研,是否发表论文虽不是必要条件,但在评选中占有很大权重;大家都互相比着,重点在是否发表论文,和发表多少、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毕业论文虽不要求发表,但也让许多临近毕业的师哥师姐愁眉苦脸。
 
另一所重点高校硕士生小叶说,她所在学校硕士毕业必要条件之一是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她不清楚自己能否在毕业前发表1篇论文,身边同学都有压力,平时都不聊这个话题。
 
业内人士称,许多发表论文的规定和要求不完全来自学校。一些高校教师接了研究项目,结题需要论文凑数,便把论文任务分解强加到学生身上。
 
买卖论文对社会危害深重
 
买卖论文看似生意,实则学术腐败,根子在考评体制。不合理的考评体制,造就了不正常的发表论文的需求。“论文崇拜”等思维流毒、荒谬行为,皆因体制而生。
 
改革体制,治理乱象,当然刻不容缓。我们更应看到论文买卖对社会的多重危害。
 
论文买卖产业化会对改革形成阻力。买与卖就是利益交换,双方都有利可图,利益链因此形成,并逐渐固化;大家依赖体制又共同维护不合理的体制,从而阻挠对体制的改革。在这一点上,论文领域的故事与别的领域没有不同。
 
论文买卖会造成国家诸多事业领域水平下降。发表论文得凭真本事,买卖论文骨子里就是个“假”字。有论文发表需求的不仅在高校,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等都数量庞大,几乎遍布各个技术领域。水平不达标的“南郭先生”混进这些岗位,论文发得不亦乐乎,荣誉和资金接踵而来,造成表面的虚假强大和繁荣,内里其实脆弱、低水平。
 
论文买卖还会造成社会道德水平倒退。买卖论文是不道德的行为,然而压力超越负疚,利益压倒耻辱感,久而久之,便不觉其臭,学术神圣性一再降格,伦理标准和道德水平一退再退。不论对社会还是个人,这都是令人遗憾的局面。
 
论文买卖对社会的危害有多深重,改革的需求就有多强烈和迫切。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