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长乐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7-17 0:27:22
选择字号:
王长乐:统一性使大学失去灵魂与活力
我国大学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
 
近期,一些大学校长、院长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不断被媒体披露。这些现象表明,大学中的虚假教学、虚假科研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试想在校长带头“抄袭、剽窃”的情况下,这些学校中还能有什么公理?以这样的教育环境熏陶学生,能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国一些冠以大学之名的高校,几乎都没有能够让大学成其为大学的本校“宪章”,也不理解“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知识论大学理念和教育境界。其治校者们别说是否为胸怀自己独特教育理想和理念、在治校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了,就是能称得上教育内行的人可能都不多。在他们心目中,教学是前现代水平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灌输性教学;科研是多少核心期刊论文、多少国家或省市级奖项、课题的“数字化”目标;教育和教学管理理念是以服从为主旨的科层制原则,管理方法则基本上沿用现代企业的标准化方式,教条化、功利化、庸俗化成为许多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显著特征。
 
受这种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不少教师的工作志趣不是教育理想、信念和事业,而是谋生和晋升。教学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科研是为了评职称和科研业绩。因此,虽然各校都有庞大的教学管理机构和数量不少的管理人员,有数量不少的教学工作会议和研究活动,但教学的观念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教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教育和学习风气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科研工作也一样,虽然各校都有几乎“千篇一律”的科研标准,但这些标准却不判别教师的科研成果是否具有“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的原创性能力,也不具有激励“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制度性功能,而是将“十年磨一剑”的研究成果与“凭版面费发表的论文、用赞助费出版的著作、靠‘公关’获得的课题”混杂在一起,使教学、科研的内涵鱼龙混杂,评价标准浑浊不清,失去内在的品格和精神,成为渗透了世俗意识和行为的功利性活动。
 
在这样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氛围中,许多人的教学是一种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无效教学,其极具普遍性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与“划重点、背答案”的应试性考试方式“相得益彰”,不仅造成了大学中司空见惯的“逃课”现象,也造成了许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学到知识”的叹息。若以这样的教学为标准评审教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在科研方面,可以说问题就更多了。不仅版面费、出版补助费换来的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的真正价值难以辨别,对以期刊规格为基础的所谓权威论文、省或国家级课题和奖项等方面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更使人对科研工作的方向和原则难以把握,趋官趋权代替了求真求实。遍布校园内各个层次的“复制、粘贴”论文、成果现象,通过近期被媒体披露的几位大学校长及副校长的“抄袭事件”,更是显露了科研虚假问题的严重性。拿这样的科研来讨论问题,能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大学问题的根子并不在大学自己,而是源自于我国长期坚持的统一性大学制度。这种制度在使大学具有高效率和统一化特征的同时,也使大学失去了教育本然的灵魂和活力,使大学在精神上成为随波逐流的流浪者,在品格上成为没有操守的投机者。趋炎附势,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成为大学精神和灵魂的显著特征。在大学本质上是属于大学人自己的时候,其中的任何欺骗或作假行为,都是对大学人自己的伤害。就像父母不会容忍、更不会纵容子女说谎一样,大学会容忍自己的教师或学生说谎或作假吗?为什么现在的大学会容忍甚至纵容自己的教师或学生作假呢?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学是国家的,与自己关系不大。为了本校或某些个人的利益,他们可以和教师合作起来欺骗国家,甚至用行政权力命令教师和学生作假,以换取他们需要的好处。在国家方面而言,由于主事者的思想局限或能力原因,他们没有认识到教育事业及大学活动的特殊性,以简单化的方式管理教育和大学,以行政领导干部的标准选拔和任命大学校长及其他领导人员,致使大学中的领导方式出现偏差,形成大学不像大学而像市场、官场、名利场的现象。
 
我国大学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以公开选聘的方式聘请对教育有远见卓识的、真正的教育家担任大学校长,再由他们主导建立教授会等教师的自治性组织,由他们主导建设清纯的教育风气,聘任真正的符合大学教学和科研要求的、“热心、积学”的教师,真正提高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品质,使人们有条件在真的基础上讨论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问题,讨论教师和教授权利、责任、操守、信念等教育的基础性问题。
 
由于我国大学还背负着巨大的历史包袱,因而其“治本”之路是复杂和艰难的。大学中积聚了太多的文化污垢和精神垃圾,对大学思想和理论发展构成了很大的障碍。大学若要治本,则需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清除这些思想污垢和文化垃圾,建立真正的符合大学活动规律和思想逻辑的现代大学制度,使大学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制度和文化基础之上。
 
(作者为江苏大学教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