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美科学家首次发现3只带毛恐龙足迹 |
该发现是对热河生物群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
化石写真
A为尾羽龙足部与脚印轮廓对比,B为中华龙鸟足部与脚印轮廓对比
尾羽龙复原图
尾羽龙骨骼图
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者6月15日向公众公布了来自辽宁省四合屯义县组底部(距今1.28亿年)的4个恐龙足迹化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带毛恐龙的足迹,足迹被归入似鹬龙足迹(亦译为跷脚龙足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邢立达与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的杰瑞德D·哈里斯教授、中国地质博物馆冯向阳研究员等学者在6月15日出版的《地质通报》上撰文描述了该足迹标本。
据冯向阳研究员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迄今,中国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些发现连接了恐龙与鸟类的关系,并涉及到羽毛与飞行的起源问题,牢牢抓住了全世界古生物学家与公众的眼光。而这些有羽毛恐龙的脚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却一直没有相应的恐龙足迹化石来辅证。1998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四合屯征集到一似鸟龙类化石与恐龙足迹化石,前者已描述为神州龙,后者则到今天才正式公诸于众。
“这批足迹约由3只恐龙留下,每个足迹平均长14厘米,可推断踩下这批足迹的恐龙体长约1.5米,这属于同时代兽脚类恐龙较为普遍的体长范围。”邢立达对记者表示。在确定恐龙的体长后,邢立达的团队仔细观察了霸王龙类的帝龙;窃蛋龙类的尾羽龙、原始祖鸟;美颌龙类的中华龙鸟、华夏颌龙、中华丽羽龙等保存有足部的同时代恐龙化石,而伤齿龙类与驰龙类则因第二趾抬起而不能形成三趾型的足迹,故不列入考虑。在诸多标本中,学者们选择了保存最佳的尾羽龙和中华龙鸟进行重建,重建的结果十分鼓舞人心,足迹化石与尾羽龙脚部极为接近。
对于此次发现的意义,专长于恐龙与恐龙足迹研究的杰瑞德D。哈里斯教授表示,根据目前统计的化石记录,似鹬龙足迹类型可能广泛存在于义县组的各种中小型兽脚类(驰龙类与伤齿龙类除外)中,这对我们重建这些恐龙的足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著名古生物学家季强教授对此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尽管我们在义县组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但恐龙足迹却是第一次发现,这是对热河生物群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