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工作岗位,尤其在农村,毕业生缺乏的不仅仅是工作经验,更多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那么,高校在助推毕业生村官成长成才中应该发挥多大的作用,又如何发挥呢?在这方面,扬州大学与2007年赴江苏北部经济薄弱村任职的毕业生所在的县(市)建立起联系,创新共建模式,在人才培养、科技指导、咨询服务3个方面实施有效对接,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村官的成长成才。
挑选精兵送下乡
培养适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作为一所应用型综合大学,扬州大学数十年来培养了10余万学生,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近年来,毕业生更是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看作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他们不仅下得去,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干得十分出色。
早在2002年,应苏北灌云县的需要,扬大选送了13名毕业生扎根乡村工作,如今,已有4名成长为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
2007年,江苏省村官工程启动后,该校党委高度重视,当村官必需要吃得苦才能守得住,因此,在人才对接上,学校严格把好推荐选拔的关,确保向农村基层输送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经过思想摸底,选拔那些真正想到农村做事情、专业对口、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能做事的毕业生,并重点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参加选拔,最后被录用的52名村官中,有党员及学生干部31人。
该校日前开展的跟踪调查显示,选送的村官较快地适应了农村基层工作,并有所作为。如任职于涟水县东兴村的王坤,利用动物科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申报了“苏姜猪养殖科技示范基地”项目,积极为农民寻找致富之路。任职宿城区罗圩乡的女村官陆松艳,在自主创业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身前往上海、苏州等地招商引资,为家乡开办了好娃娃玩具厂,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分配到有剩余劳动力的农户家中,每月为农户增收900~1500元,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科技导师做支撑
在人员选送后,扬州大学考虑的第二步是如何把学校的雄厚的科技力量与农村对接起来,实施科技指导对接。为此,该校启动了“1+1”计划,即根据农村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发展需要,为每名村官配一名科技导师。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后,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热情高涨,但因所学专业涉及领域的限制,往往感到知识的匮乏,给他们配备科技导师,可以及时帮助解决燃眉之急。目前已经为18名村官配备了科技导师,涉及种植、养殖、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扬州大学坚持产学研结合,适应生产实际需要,服务社会,不仅帮助农民增收,而且培养了一大批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多的科技导师队伍,这位大学生村官配备科技导师提供了有力保障。把这些专家配备给村官当科技导师,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
5月5日,扬州大学园艺学院李良俊博士刚刚受聘为灌云县大学生村官的科技导师,就与村官们一起钻进了番茄种植大棚。棚内,有些番茄长势蛮好,有些则挂果较少,李良俊一眼看出了问题,指着已蔫了的花朵说:“人工点花授粉要注意把握时机,必须在花朵呈淡黄色、花蕾初放时,用浓度适当的增长调节剂点花授粉,以保证坐果率。”说得村官李雨轩和站在身旁的一位村民连连点头。
灌云县许相村主任助理汤锦鑫和深沟村主任助理刘苏杭,去年投资8万元养了8000只鸭,今年投资20万元饲养20头菜牛,他表示:“今年有导师传授防疫等技术,心里就有底了。”
建立配套服务站
在为村官配备科技导师之后,如何有效地促进两者的沟通与交流呢?扬州大学从完善服务对接出发,采取建立服务站的方式来完善和建立配套机制。即学校与毕业生所在的县(市)共建大学生村官指导服务站,村官可以通过服务站向当地组织和学校请求所需的帮助。有关学院与村官所在的村支部建立共建关系,村官可以通过这一渠道直接向学院提出要求。同时在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选派种植、养殖专业方向的博硕士生团,利用暑期集中下乡实践。
为保证这一工作正常开展,有关学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保障机制。
如该校农学院规定:专业青年教师晋升职称、青年干部提升、学校派遣出国留学人员,都必须经过基地一年以上时间的蹲点锻炼。
最近,园艺与植保学院也出台文件,规定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到基层锻炼,并将此作为晋升职称、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否则一律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并明确了下基层蹲点单位范围、蹲点最短时长等要求。对于科技指导、服务等工作安排与工作量计算方面,也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对长期下乡推广农业科技的教师给予职称评定上的政策倾斜。由此,该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通过毕业生村官这一纽带,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