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贾宝余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8-4-15 8:56:56
【科学网评】大学生虚度光阴折射流水线教育的失效
 
西南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接近四成的毕业生认为“虚度了大学光阴”,是“大学最后悔的事”,参与调查的毕业生还纷纷在网上现身说法,要学弟学妹们引以为戒,珍惜时光。(《重庆晚报》2008年4月8日)
 
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虚度大学光阴”?大学生“最感后悔”的同时,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应持什么态度?负有什么责任?这些问题,值得一问。
 
大学,对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是生命的再造。笔者1998年入校,2002年毕业,可谓标准的“跨世纪”的一代。那时,刚入校时,来自农村的新生们,在极力缩短城市化的适应时间,加入由城市生源组成的“主流”;而来自城市的新生们,往往在调侃、戏弄农村孩子的同时,也在学着如何面对多元而广阔的人际世界。中国城乡的二元世界和地域差异,在大学的一个小小宿舍展现的淋漓尽致,来自城市的人见多识广,来自乡下的人不识“时务”,来自富裕地区的人出手大方,来自贫困地区的人囊中羞涩。宿舍成员的组成,也是按照班级成员的学号,顺序组合的。成员没有选择权。随后,进入二年级了。与去年的大一新生相比,女生们都时髦了许多,她们效仿师姐的打扮,入时漂亮。这也是学习的结果。到大三,四六级考试的压力扑面而来,考过的人,开始寻找新的目标,而未过的人,可能将80%的精力放在四六级之上。最后的一年是寻找工作,人人都在为前途担忧,为前途打拼。
 
其实,在这个时间序列组成的“流水线”上,学生受着大学教师、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同学友情、社会环境、家庭际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如果这些环节失效,则意味着教育的失效,对学生而言,则意味着有可能“虚度大学光阴”。
 
在笔者看来,上述“流水线”的每个环节,存在着教育的失效。大学教师受职称评估等因素的影响,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与论文上,大学教师的教案,十年一成不变是常事;而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显示出过度的形式主义——要么是初级的体育活动,诸如拔河比赛之类,要么是政治学习,诸如先进性教育之类,在这两者中间,很多反映时代特色、青年特色的文化活动,往往得不到校方的支持,即便支持,也包装为高度形式化的大型活动——在大学校园,人们往往热衷于“大”。很多校园文化活动,缺乏调查研究,缺乏教育导向,缺乏精心设计,缺乏效果评估,往往是一哄而上,往往是领导在上学生在下,往往是干部学生热情普通学生冷淡。在大学,很多人看惯了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认为这是社会和政治的形式主义、政绩意识在大学的高度反映。殊不知,大学里,新一代人应该得到全方位的训练,他们不应该是这种既有“传统”的继承者,而是改造者。
 
大学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的例子则充分表明,很多时候,大学是“以制度为本”、“以管理者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本”。如果说,“以制度为本”、“以管理者为本”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表明大学及其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诉求,那么,“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的边缘化,充分表明大学最为教育机构严重的本末倒置。“以人为本”在大学里究竟意味着什么?她首先意味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成长、成才、进步为本,以教职员工的福利、发展、成功、影响为本。其次意味着,要设计良好的制度,营造优良的环境,为学生、教职工的发展进步服务。
 
教书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责,让每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很多时候是标准化、粗放式的。职业技能不能得到全面训练,兴趣特长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社会知识亦因为多种限制无法得以长进。当今的大学校园经常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情绪和氛围,这是社会环境在大学的反映。教育机构要对受教育者负责,让他们带着希望进来,带着喜悦出去。
 
曾任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的刘易斯教授曾指出,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找到一个目标,“在大学里,教学活动存在于每时每刻,存在于学校的每个决策和每项活动中。在组织讨论时,在院长和各系谈判时,在选拔教授、院长或校长的委员会会议上,在毕业典礼的讲话时,每个与会者的耳边都应该萦绕一个声音:上述各项才是我们工作的真正目标。”
 
在大学里,教育无处不在,学生要成为教育主体,教师需要选聘一流,课堂需要精心设计,宿舍需要认真组合,校园文化亦需要花费心思,所有的这些,应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人才培养。只有这样,在大学里“虚度光阴”的学生会越来越少,教育“流水线”上的失效会越少。
 
(作者供职于中科院研究生院宣传部)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