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5 2:20:5
江欢成院士:请不要总提“院士说”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无数次地震灾害告诉我们,凡是重视抗震设防的城市,而且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在大地震中可以不受破坏,少受破坏。”
 
在前不久由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第36期院士沙龙上,翁史烈、范立础、江欢成等院士和来自土木结构工程、建筑设计、规划、施工和防灾救灾等领域的专家呼呼:“我国应对学校、医院、体育馆等公共建筑提高设防等级,并可在地震灾难发生时将其辟为应急避难场所。”
 
在此次以“城市建设与地震灾害”为主题的院士沙龙上,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范立础院士认为,预报虽是“世界性难题”,但对如此高震级和高烈度的地震,完全没有预兆是难以解释的。
 
“对于地处板块断裂带的城镇,如何设防是必须反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以及可以接受避难的体育馆,更应提高设防等级。”在对1994年1月17日美国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震害教训进行分析以后,范立础提出要在根源上完善和修改我国房屋建筑、水利建筑和桥梁等抗震设计规范,以结构寿命期和风险评估双重概念力求结构抗震安全,对强震区重要标志性建筑必须进行结构抗震易损性分析和结构连锁倒塌分析。
 
同时,要加强有关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汶川大灾,中国各大著名报纸刊载的有关地震新闻中有成堆的错误概念。“在我国强震区的主要城市,建议在密集建筑群中安装‘强震仪’,积累实际的强震数据,为各类结构和抗震设计提供可参考的原始数据。”范立础强调。
 
汶川大地震后,于5月18日和6月18日前后两次赴都江堰考察的江欢成院士非常低调。他说:“我只是一名搞抗震设计的结构工程师,只知道地震的‘冰山一小角’,请不要总提‘院士说……’。”他表示,“建筑设计师责任重大,因为绝大多数遇难者是被掩埋在建筑废墟下的。”
 
他在沙龙上分析了灾区建筑物受损原因,认为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建筑物能经受设计地震烈度,并保证“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除映秀、北川等特重灾区外,70%~80%的城镇建筑是可以修复的。”江欢成建议,“现在,应把较大的注意力转移到可修复建筑的加固和修缮上来,要把抗震设计从小震转移到大震上来。”
 
有的专家建议,处于强震区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空间结构必须考虑灾变控制技术,设置一些可更换的“牺牲部件”,将损坏集中到这些部件中以保护主要承重部分,使房屋不致倒塌,以此保证人员的逃生,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同济大学顾祥林、吕西林教授等多次去广元、青川、什邡等地震灾区进行过现场勘查,评估当地建筑物受损情况。他们就如何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提出了初步建议:
 
应合理确定结构抗震设防标准,使每一个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特别是抗倒塌能力;制定好抗震防灾规划,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建设场地,避免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场地;对边远城乡的技术人员普及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知识,并使其掌握和在设计中运用;加强对执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设计和施工质量;适当提高大开间、大空间房屋的抗震设防标准(学校、医院、体育馆等公共建筑),主要应体现在抗震措施上,对重要构件要提高抗震安全等级;对现有旧建筑进行抗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期分批进行抗震加固。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许多中小学教学楼倒塌,而在青川县城中小学的几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基本保持完好,无学生伤亡。与会的院士和专家都认为,中小学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建筑,其抗震安全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建议对中小学建筑尽量采用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按照国家颁布的抗震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科学时报》 (2008-8-5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