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汪新建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9 22:53:45
汪新建:灾后大众心理危机需两个层面干预
 
心理学家P.Slovic曾经将灾难性事件比喻为投向河中、使河水泛起涟漪的石头,涟漪的广度和强度取决于石头的大小,也就是说,灾难事件越强烈,引起的公众情感和行为反应就越强烈。以突然性、后果难以预料性和危害巨大为特点的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引起了灾区以外普通大众的关注,通过传媒,特别是电视直播、滚动的新闻与图片等,使人们的情绪、情感高度地涉入,普遍地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的状态,出现许多特定的反应:一些人焦虑不安、恐惧担忧;一些人感慨生命无常,叹息人生多舛,进而出现感知觉缓慢、注意力难于集中、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更为严重的是那些高度易感性人群,他们甚至还会显现出一定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如失眠、坐立不安、高度抑郁等。
 
那么如何引导人们尽快地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呢?这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的干预。
 
社会层面的干预主要包括:第一,保持相关信息的透明度。震后普通大众心理上处于高敏感和高波动的状态,此时最容易产生流言和谣言,而流言和谣言又会使大众变得更敏感、更脆弱,所以必须保持对灾情的透明、准确而迅速的信息报道和传递,这对杜绝流言和谣言、稳定大众的情绪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提升大众的信任感。信任可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特别是当大众感受到政府救灾的坚定态度、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高效而快速、社会对灾区的援助和关爱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对于灾难的负性体验和反应,使灾难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第三,提高大众的灾难意识和灾难应对能力和技巧。社会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使大众建立起一种灾难意识:灾害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它,掌握应对的技能,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灾难意识的培养可使大众在灾害面前保持一份从容镇定的心态,提高社会心理的承受力。
 
第四,媒体在保持高度开放性的同时,须更侧重于鼓舞性信息的报道,特别是增强大众自信力和效能感的内容应更多些,要尽量控制过于冲击性的图片和文字报道,充分顾及大众的心理承受力。
 
个体层面的干预主要包括:第一,个体应当充分利用和依靠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来化解心理问题、达到新的适应。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如果感到自己的问题很大且挥之不去的话,不妨去找亲近的朋友倾诉。许多事实证明,善于依靠社会支持网络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来自家庭、伴侣、亲属、朋友的帮助和关怀,因而也较容易度过心理危机。
 
第二,个体应当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灾害的知识,不断增加自己关于灾害知识的储备,同时,也需要知道一些灾害来临时应对的方法和技能。当你对某一事物有了较多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应对之后,你就会以一种较为理性和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它。人类最畏惧的是去接触不熟悉的事物,因为不熟悉就意味着不确定、不可控和较大的风险,所以才可怕。
 
第三,为负性情绪所困的个体应主动地去向一些有资质的心理专家请教一些对付心理问题的技术,并尽快地加以掌握,比如,“系统脱敏疗法”和“放松技术”都是较容易掌握的,且对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问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从进化史来看,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正是一次次的灾难增强了人类的斗志、磨练了人类的意志。在种种灾难面前,人类没有停止过他们探索的脚步。汶川地震作为典型的灾难性事件,在一段时间内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巨大创伤,但同时也会激发出我们无尽的心理潜量和顽强的毅力,大大提升我们处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更富有同情心。
 
(作者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