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30 2:55:3
中德合作:从接受援助到平等竞争
——对外科技合作系列(之二)
 
把友谊与合作发扬光大
 
11月2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马志明院士需要回复一封拖延了一周的德国老朋友的电子邮件。打开计算机进入邮箱后,他写道:“尊敬的Michael:明年5月的最后一周,在德国召开国际研讨会,对于我而言没什么问题。我的同事们也没有表示异议。但现在就作出决定似乎尚早,不知你们希望多少中国学者过去比较合适?”
 
据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巩馥洲介绍,2003年中德双方签署了一份具体文件,联合建立了“随机性与现实世界模型国际研究培训群体”(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aining Group,IRTG),马志明是这一项目的中方负责人。
 
根据协议,相关国际研讨会原则确定每年在中国举行一次。但4年过去后,德国教授们希望2009年的国际研讨会在德国举行,因而来信与马志明商量会议的地点和时间,并希望中国这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都能参加。因此,马志明和同事们讨论后,回复了这封邮件。
 
德方关于这一项目的预算达到了千万欧元。今年4月,双方在武汉又举行了一次国际研讨会。据德方负责人在一份评述中介绍,2006年1月,IRTG通过激烈角逐,成为15%申请成功的德国科学基金项目之一。其中,12名德国学生获得博士学位,3名博士生虽没有授予学位,但也是研究小组成员。中国方面,有20名学生成为研究小组成员,一位博士后进入德国Bielefeld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评述中认为,随机性和现实世界模型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其先进的数学技术在各方面均能得到应用,跨学科的方法在经济、物理等各领域均具有价值,需要大量的青年来从事这项工作。而中国在这方面研究发展迅速,各国均有需求。评述中说,“这一合作由中国和德国老科学家建立的良好友谊而产生。”
 
巩馥洲说,1992年,在合作工作基础上,马志明与德国教授Michael Roeckner联合出版了英文专著《非对称狄氏理论引论》。这部专著是这个领域的第二本主要参考书,到2005年已被国际上十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研究生教材。现在,他们分别成为IRTG这一合作项目所在国家的负责人,而IRTG正是在这一领域继续培养高水平青年人的联合行动。
 
Torres是一名从智利圣迭戈到德国Bielefeld大学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他在博士期间给出了Arratia-Waterman猜想的证明,在中国参加了2007年4月第二届中德随机分析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德合作项目IRTG下德国Bielefeld大学“国际研究生院”(IGC)的12名博士研究生之一,Torres在北京学习访问了1个月。他说,“在中国和欧洲,我和德国Bielefeld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的同学都很感谢中德合作项目IRTG提供的机会。希望能够顺利地完成博士学位,在欧洲寻求一个博士后的职位,开始自己年轻的科研生涯,并继续与中方和德方保持联系。”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博士生程雪于2007年6~8月在中德合作项目IRTG下到德国Bielefeld大学“国际研究生院”访问了3个月,如今已与那里的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她说,“这个项目里的很多中国学生都是初次出国,能与国外的教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收获是多方面的。”“这个项目建立了非常利于交流讨论的大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另外,通过国外生活,加深了对德国甚至欧洲的了解,不仅交到了很多新朋友,还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意外收获。”
 
巩馥洲也曾赴德进行合作研究。1999~2001年赴德期间,他曾与德国教授Michael Roeckner等人一起合作发表论文《环路空间上加权一阶索伯列夫空间中的庞加莱不等式》。他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在那里完成,包括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杰出青年基金和陈省身数学奖工作之一的上述工作。巩馥洲认为,在德国期间,他的最大收获并非他所获得的成果,而是做学问所需要的心志历练。
 
他深有体会地介绍了自己的三点感想:
 
“去德国之前,我没出国经历,对国外有很多憧憬,对许多外国权威都很崇拜。直接接触国际上的一些权威后,就没那么多盲目崇拜了。首先会发现自己在相关研究专题上并不比他们差很多,他们身边的人也未必比自己强。那个时代,德国的好处是信息及时和完整。而现在的中国,了解世界很多,可随时参加国际会议。由此,自信心倍增。此其一。
 
“出国访问与深造,可提高学术鉴赏能力。就我而言,以前作科研注重微观技术细节较多,到德国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他们很注意宏观和高层次的分析判断,很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同时还会考虑到学科历史的沿革,包括相关学科的历史沿革。到现在还有一些人,考虑这个课题做不做,仅考虑是否有现成办法写一篇文章,缺乏高层次鉴赏力,即选择科学上的重要问题去研究。此其二。
 
“出国留学,可以认识许多同行,特别是同龄的同行,可以通过互相讨论问题建立感情纽带与学术联系,为今后开展更长远的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础,这非常重要。此其三。”
 
马志明和巩馥洲有一个共同心愿:“我们参与组织中德合作项目,就是想把友谊合作传给下一代,让友谊发扬光大。”
 
二战后首位获德国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与马志明、巩馥洲一样亲历合作对中德合作感同身受的许多中国人,对德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希望中德两国之间的友谊不断发展延续。
 
改革开放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郭爱克成为中国第一批选派德国的留学生之一。在德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奖学金资助下,1977年9月~1979年9月,他在慕尼黑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控制论课题组进修学习,1973年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弗利希任该所所长。两年拼搏之后,郭爱克以“特优”总成绩通过了德国自然科学博士论文的答辩。当时,德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与中国学术交流事务的伯兰特·多恩博士在一封祝贺函中告诉他,“这是二战以后,来自中国内地的科学工作者在联邦德国获得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郭爱克告诉《科学时报》记者,这要感谢他的博士导师穆拉教授。在德国学习时,穆拉教授建议他争取完成博士论文时,他还曾“极左”地告诉人家“中国不需要博士学位”。但穆拉回答他“将来需要”,他这才去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在慕尼黑期间,由箸名的学者奥特鲁慕介绍,郭爱克还拜访了土宾根大学赖夏特所长。当时,他很紧张,甚至有些害怕,但赖夏特所长亲切的交谈立刻让他放松下来。赖夏特问他为什么当时没到他的实验室,郭爱克说,“中国科学活动‘一穷二白’,我没有任何科学经历可以提供”。但是,初次见面的赖夏特对他十分友好,他用德语讲了一句谚语,“推迟不等于取消”。
 
两年后,郭爱克来到德国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从事家蝇视觉系统“图形—背景”分辨研究。这是他第一次用飞行模拟器进行研究,“感觉好极了”。他很快迷上了飞行模拟器。在此期间,他与赖夏特所长合作发表了两篇科学论文。
 
郭爱克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的创新科学文化,德国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治学以及敬业精神。赖夏特教我要学会敏锐思考。于是我真的‘思考’了一次。当他让我阅读一篇正在修改的稿件,我发现了一张图有错误,可我思想斗争了很久,才鼓足了勇气对他讲了。”
 
夏当时沉思了一会儿,最后点头肯定了他的意见,并谢了他,且在正式发表时对图的修改作了说明。这使郭爱克更加尊敬他。
 
郭爱克说,“在德国,我理解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文化。我们共同发表了多篇论文。”
 
然而,最让郭爱克倍感幸福的是,离开德国之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的盖茨教授,指导学生和工人秘密地给他加工了他最需要的实验系统的主要部件,在他离开之际,盖茨教授和工人师傅们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郭爱克泪如雨下。
 
“这套仪器1994年经过乌尔茨堡大学蓝哈特博士改装,成为研究果蝇视觉学习、记忆的系统,使我有可能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中国第一个以果蝇视觉操作式条件化为评价范式的学习记忆实验室。此后,我和学生发表了约20多篇论文。如果有人问我,建立友谊与合作的基础是什么?我回答是‘真’,即真实、真诚、真情、真善美、追求真理。”他说。
 
马普合作小组全面开花结果
 
中德两国富有成效的科技合作不仅有IRTG这样的项目,马志明、郭爱克、巩馥洲这样的收益者,还有在中德两国普遍开花结果的马普合作小组。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德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之下,1999年2月,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签订了共建伙伴小组的协议,双方先后建立了15个伙伴小组。
 
金属研究伙伴小组是中科院与马普学会成立的第一个伙伴小组,创立于1999年4月。该小组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工作,并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有影响的国际地位,极大地密切了中科院研究所与马普学会研究所之间的联系,促使一些青年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小组组长卢柯研究员于2003年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时年37岁。
 
在组织与管理模式上,伙伴小组的科研工作始终位于国际前沿,与IRTG相似。
 
在论证评审方面,评审团由中德和第三国著名专家组成。在中期评审中,评审委员会详细询问了该小组的运作情况、今后的打算以及对研究设备的需求。德国马普学会主席P. Gruss曾充分肯定了金属研究伙伴小组取得的成绩,他说,“小组展示的科研成果真实可信,研究成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振奋。”
 
科学史研究伙伴小组组建于2001年7月,由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建立。小组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构成。在这个小组,马普科学史研究所还为其提供了必要的计算机软件服务和人员培训。双方通过交换图书和期刊,在促进交流的同时,保证了资源的最佳使用,并获得了最大的学术成果。此外,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其他国家的科学史家每年都定期到小组访问,就合作项目举行学术讨论、从事合作研究。
 
中德科学史研究伙伴小组邀请各国著名科学史家和汉学家组成国际顾问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受马普学会主席和中科院院长的委托,每年对小组的工作进行一次评估。评估中,委员会评估其研究成就,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议。
 
2004年夏,科学史研究伙伴小组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委员会的肯定,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通过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英文出版物,小组的工作也使其他国家的学者更方便地了解了中国科学史家的工作。由此,年轻的中国学者无意中获得了参与西方科学史国际研究的机会,中国科学史家在国际讨论中有了更加洪亮的声音。
 
在2004年中德科技合作30年庆典时,德国联邦教研部认为,中德合作中,中国从最初接受技术援助转变为平等合作的伙伴,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与德国竞争的对象,中国科技水平在30年里取得了很大进步。
 
据有关统计,1975年时,中国在德留学生人数只有30人左右,而在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作出大量派遣出国留学生的重要指示后,中国赴德留学人数迅速增加,目前中国注册留学生人数已达26000人,加上短期进修的科研人员,人数高达37000人。其中,在德国大学的华人教授人数约40余人,而中国在德国留学的一大批精英人才回国后,纷纷走上了科研、教育甚至国家领导岗位。其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科技部部长万钢,“九三”学社副主席王志珍,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等。
 
据悉,中德双方目前正努力拓展更多合作项目。
 
《科学时报》 (2008-12-30 A1 要闻)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