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凌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7 2:32:12
王凌峰:走出高校专业设置压缩反弹怪圈
 
建国以来,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过5次大调整,2006年教育部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第六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目前尚未出台最终方案。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审批的“压缩、反弹”怪圈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教育部一直努力压缩高校允许设置专业的数量,试图克服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专业设置划分过细的种种弊端;但是另一方面,近年来教育部实际批准的允许招生专业(含目录内与目录外)却快速膨胀。
 
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较快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现行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大大束缚了高校的办学灵活性。举个例子:据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安永咨询(ERNST&YOUNG)数据,2007年到2015年中国需要大约4.5万名奢侈品管理人才。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非学历教育性质的奢侈品管理课程。对外经贸大学开设了学历教育性质的奢侈品管理硕士学位,由于教育部发布的高校专业目录没有奢侈品管理专业,于是“曲线救国”地授予“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
 
类似做法还很多。比如目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在企业劳动力需求市场中的定位比较模糊,于是很多地方高校在工商管理下设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等方向。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将工商管理专业取消,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等专业。但是,在现有的专业设置审批程序下,调整专业设置颇为麻烦,高校不得不采用各种变通做法。
 
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还造成全国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不公平竞争格局的进一步扩大。目前少数全国重点高校可以自主设置专业,而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位于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非但不能自主设置专业,反而还要经过地方教育部门的一道审核环节,竞争劣势被进一步放大。
 
政府在高校专业设置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平衡市场、高校、政府的关系?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如果教育部门不直接审批高校专业设置,通过发布高校专业设置规范、实行专业设置备案制、控制专业设置总数,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为依据,进行间接也更有效的宏观调控,这样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教育部门不再制定行政性专业设置目录后,可以发布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规范。在通过行政命令在全国范围统一规范一级学科名称的基础上,放开二级学科(专业)命名权。高校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时,具体名称根据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命名原则进行。专业设置实行备案制,教育部门对专业名称可以进行技术性变更,如对于一些明显容易引起歧义误解的名称进行必要调整。
 
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一个专业每年招生数不低于60人,以保证基本的办学效益。假定教育部门根据一所高校整体办学条件,允许其年度招生数为1200人,也就是最多可以设置20个专业,那么增加一个新专业就要求裁撤一个旧专业,保持专业数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自然不会盲目追求专业数量的增长。一直以来,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三越”现象,即专业越多越好、专业名称越新越好、专业去向描绘得越吸引考生越好。在上述宏观调控下,“三越”现象会自动减少,高校会主动进行内部办学资源优化组合。
 
在教育部门不直接控制专业设置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客观、全面、准确、及时的高校就业数据是教育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基本前提。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由高校自行报送。不少高校采取各种办法促使学生签约以提高就业率,对此近年来国内媒体已有大量报道。正因如此,对于各高校普遍声称的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社会舆论表示与日常感受太不相符,备感怀疑。掺水的就业数据,使得教育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也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
 
对此,笔者认为就业数据可以不再由高校自行报送,而是由教育部门进行抽样调查。近年来,这一做法在国内外都有出现。2006年韩国教育部委托Hangill调查公司进行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同年国内广州大学也委托某调查公司就本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企业满意度进行调查。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方案的优点是:客观、公正、全面、准确(每年都进行,而目前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估5年才进行一轮,且作弊普遍),作弊的可能性很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水平缺乏客观、准确评估依据的老大难问题。在具体的统计方案设计上,西方国家有大量成熟做法与经验可借鉴,这里不再赘述。
 
(作者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8-11-7 A3 周末评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