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在下村修、钱永健(Roger Y. Tsien)和Martin Chalfie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前两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的文章,介绍了荧光蛋白的发现经过,以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下村修、钱永健、沙尔菲等人。
无独有偶,在2002年10月诺贝尔奖公布的前一天,饶毅发表《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一文,到2008年10月止,这个名单上21项工作已经有9项获奖。2008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Luc Montagnier和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就在饶毅教授所列的“二十一项”中。
对此,网友称之为“神奇”,而饶毅本人对此并不是这样理解。
“当你对科学很感兴趣,有相当深度的了解,那么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能开出这个名单”,饶毅在接受《科学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
饶毅强调指出,他是在介绍值得获奖的科学家及其工作,而不是预测。
作为一名神经生物学家,在2002年的名单上,评价覆盖了非常多的学科: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影像学、药理学、人类遗传学、肿瘤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病毒学等。
当记者问及饶毅的所谓值得获奖的标准是什么时,饶教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说:“任何事物的好坏都是有相对标准的。科学成就的高低,是比较一项工作在同领域的重要性。当你对科学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程度,你就很容易判断出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