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rlos Matute 来源:《自然—代谢》 发布时间:2025/3/25 14:08:52
选择字号:
跑马拉松竟会“烧脑”供能?

 

西班牙科学家针对10名受试者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跑完马拉松后,跑者特定脑区的髓磷脂数量似乎会减少——髓磷脂是包裹在神经元周围的一种物质。但这种效应在马拉松比赛的两个月后会完全恢复,他们指出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评估这些变化对于与相关脑区的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功能是否也有影响。相关研究3月25日发表于《自然—代谢》。

长期运动会迫使人体消耗储备的能量。比如,马拉松跑者主要将糖原这种碳水化合物作为一种能量来源,但当肌肉中的糖原耗尽时便会开始消耗脂肪。髓磷脂包裹在大脑神经元周围,起到电绝缘的作用,主要由脂质组成,此前对啮齿动物的研究显示,这些脂质可能作为极端代谢条件下的一种能量储备。

巴斯克大学和卡洛斯三世研究所Carlos Matute和同事在10位马拉松跑者(8名男性2名女性)参加42公里比赛前和跑完后的48小时内,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磁共振成像。作为随访,他们还在比赛两周后和比赛两个月后分别对其中2位和其中6位跑者进行了大脑成像。通过测量大脑髓磷脂水分数——髓磷脂含量的一个替代指标,作者发现大脑12个白质区域的髓磷脂含量会一致性减少。这些区域与运动协调以及感觉和情感统合相关。两周后,髓磷脂含量显著上升,但仍未回到赛前水平。作者发现,髓磷脂含量在马拉松比赛后的两个月完全恢复。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有必要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测试。他们总结道,髓磷脂或可被视为大脑其他营养在耐力锻炼中耗尽时的一种能量来源,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确定更极端的锻炼形式与大脑中髓磷脂含量的相关性。(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244-7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科学家撰文探讨甲醇制烯烃领域相关发展 新型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助力多相催化加氢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