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7 12:12:47
选择字号:
拔尖创新人才生源选拔评价亟待多维“升级”

 

近期,“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发布了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五一”假期前,报考考生也已完成网上报名。这意味着新一轮“强基计划”的生源选拔环节已经启动。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该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是我国自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综合改革工程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中,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有效搜寻拔尖创新人才,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近10年来,我国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都遵循了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即不囿于高考分数,而是结合多元手段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在笔者看来,为更好支撑国家战略需要,“强基计划”的实施应在总结、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源选拔环节中的综合评价机制。

明确录取标准,聚焦专业素养

录取标准是招生理念的核心体现,也是把控生源质量的航标。纵观目前国内高校针对“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写明“招收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或在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者不在少数,但这种表述的概念和标准仍显泛化。

根据“强基计划”的定位,专业素养,即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应成为核心录取标准。

具体而言,专业素养应包括与专业有关的三大维度,以及在此之下的6类因素——“志趣(志向、兴趣)”“禀赋(已有成就、发展潜力)”“品质(个性品质、共性品质)”。

这其中,“志趣”是学生志向与兴趣的组合,志向指学生具有服务国家战略的抱负和使命感,兴趣指学生热爱所选专业,对其具有专注力和探究欲;“禀赋”是学生已有成就和发展潜力的组合,前者为学生在具体专业上展示出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绩,后者为学生进入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后,具有获得成功并作出贡献的潜能;“品质”包括具体专业所需的个性品质,如生物科学强调生命观念、历史学强调大历史观,以及跨越专业差异的共性品质,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丰富考核手段,获取充分信息

当前,“强基计划”的程序设计相对周全,但在考核手段上,以“高考+校考”的形式为主、综合面试与体育测试为辅的手段并不具有很明显的多元性,导致录取的决策依据有限。

在这方面,高校在明确录取标准后,应进一步丰富考核手段,获取有关专业素养的最充分、最真实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对大学学业成功和发展潜力的预测效度,以精准筛选出理想生源。

具体而言,针对学生专业志趣是否坚定的考查,可以通过查看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的方式实现。如果考生主动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深入且持续地参与和专业相关的活动,如学科夏令营、社团、田野调查,或者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进入大学实验室实习等,往往表明学生对专业具有内发的热情和发展志向。此类学生在入学后,通常也能够继续保持志趣。

此外,高校还可要求学生提交个人陈述或由高中教师开具的推荐信,以寻找考生真正喜欢报考专业的更多证据,并从中甄别考生与本校专业特色以及“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是否具有足够的匹配度。

针对学生专业禀赋与学术品质的判定,可以综合使用量化与质性评价手段进行交叉验证。

一方面,对照各类标准化或非标准化专业测验的成绩,如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以及社会化的权威学科竞赛等,高校可通过量化的数字指标,帮助选拔者区分众多有相似学业成绩和高考成绩的考生,从而提高筛选的精准度。

另一方面,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写作水平、面试表现等质性的非数字因素,高校也可以实现对学生专业品质及发展潜力等全面、深入的了解。

具体而言,高校应依据本校的招生理念与专业要求,细致查看学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记录的描述性信息,并结合其他手段进行深度挖掘与查漏补缺。在掌握考生修读相关课程的门数、难度、内容、学习表现、成绩变化趋势、研究性学习、创新成果,以及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作品等信息的同时,高校可根据学生过去的表现,推断其未来的潜力。

提升评价效度,发挥面试价值

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考试具备可比、高效的优点,但在甄别和获取学生发展潜能、专业志向、贡献能力、匹配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在“强基计划”的生源选拔环节中,综合面试作为考查学生科研潜质与创新素养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当前“强基计划”的面试环节设计更倾向于程序公正,相比之下,对如何保证面试评价结果信效度则考虑不足,例如,是否注重评价者间信度、是否精心设计面试问题等。

深度面试是选拔者亲自了解和验证学生“是谁”、与高校是否匹配的最佳途径。基于其“主观性”的特质,高校对面试的形式、内容和评价规则都应作专门设计。

例如,可由3~5位专家在20~30分钟内共同面试一位考生。面试既要有专业考查,如回答专业问题、描述一段科研经历、分享专业书籍读后感,也要有综合考查,如就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交的个人陈述等有针对性地发问。

这其中,专业问题的设计可侧重测试考生能否应用逻辑和推理回答没有学过的问题,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而在于评价思维能力和学术潜力。

同时,实施面试者应该接受培训,提前熟悉评价准则,并接受规范评价过程的集中“实战”模拟,以减少主观判断误差,避免个人的偏见以及评价风格影响评价结果。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5-07 第3版 大学观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