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 11:53:38
选择字号:
花发育B功能基因调控心皮发育新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贺超英团队揭示了B类MADS-box基因调控心皮发育的新功能及其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2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实验植物学杂志》上。

茄科酸浆属宿存花萼在受精后随果实发育迅速膨大而包裹浆果,形成“中国灯笼”这一创新结构。此前,贺超英团队分离到一个毛酸浆“双层灯笼”突变体doll1,该突变体花瓣萼片化(具双层花萼)和雄蕊心皮化,这是典型的B功能基因突变结果,研究证实doll1的确是由B类MADS-box基因PFGLO1(DOLL1)缺失所致,给doll1授野生型花粉后也很难结实,这表明心皮功能受到显著影响,但B类MADS-box基因如何调控心皮发育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人员在对DOLL1影响心皮发育的机制进行解析后发现,DOLL1在多个层面上影响心皮的发育与功能,包括形态结构、花粉管导向功能、胚珠数目和胚囊发育等过程;研究进一步阐明DOLL1异位表达到心皮,招募心皮特异表达的YABBY转录因子基因PFCRC为下游基因是DOLL1实现其在心皮发育调控这一新功能的重要途径。

研究人员还发现,PFCRC也是一个具多效性的基因。特别地,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毛酸浆PFCRC基因编辑突变体pfcrc,特异地改变了心皮的发育,即原本由2心皮愈合的子房变成了完全开放的具背腹性的片状结构,且数目变为多个(11-14),呈螺旋状排列,每个片状器官基部边缘处着生0-3个裸露胚珠。

上述研究结果为理解B类MADS-box基因和PFCRC类基因在花发育中的功能进化提供了新证据,有助于理解基因多效性的形成,并为理解心皮的起源与发育提供了新思路。

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公丕昌、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宋春静和在读硕士研究生刘洪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贺超英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中科院青促会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jxb/erab30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